罗马仕充电宝安全问题引发舆论风暴 校企政多方联动下的应急处置启示
401.35 KB
7 页
0 下载
55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概览 | ||
罗马仕充电宝安全问题引发舆论风暴 校企政多方联
动下的应急处置启示
(文稿内容转自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近日,有多所北京高校学生发帖称,学校保卫处下发通知,近期发现 20000
毫安的罗马仕牌充电器在充电时,相较其他品牌型号充电器,更容易发生爆炸现
象。如持有使用该品牌型号充电宝,建议立即舍弃,以防发生危险。多所学校工作人员向媒体确认上述信息。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保卫处称,
是接到北京市教委的安全提醒后做出的应急处理,根据其了解,北京市教委已向
全市高校下发了该安全提醒。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工作人员回应媒体表示,高校有自主管理权限,上级规定
不会具体到充电宝或者插销的类型,一般都是学校的校规或者安全管理规定。6 月 13 日,罗马仕官方客服回复称公司正在核查信息来源,具体事件真实
度尚未确认,信息关乎公司品牌商誉,法务部门在跟进中。罗马仕所有销售的产
品都经过质检合格才推出市场。
6 月 14 日,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对此事件给师
生及公众带来的困扰深表歉意,并承诺对于权威机构鉴定存在缺陷的自家产品,
将依法承担全部责任。罗马仕高度重视此事,已第一时间展开核查,并和北京市
教育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取得了联系。截至公告发布时,公司尚未收到来自北京市
教育委员会的相关风险通告,并指出相关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导致公
众产生误解。罗马仕承诺,后续事件进展将通过官方渠道及时通知公众。
6 月 16 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消息称,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
按照《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向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告了召回
计划,将自即日起,召回 2023 年 6 月 5 日-2024 年 7 月 31 日期间制造的部分罗
马仕 ROMOSS 牌移动电源三款产品共计 491745 台。通知称,深圳罗马仕科技
有限公司将为购买到召回范围内产品的消费者免费更换一台全新的、不低于原产
品价值且符合安全要求的移动电源产品、或做退货退款处理。本次召回的移动电
源产品,由于部分电芯原材料来料原因,极少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过热
现象,在极端场景下可能产生燃烧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6 月 18 日,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公示“移动电源召回计划”,
表示由于部分电芯原材料在极端场景下可能产生风险,存在安全隐患,主动针对
部分批次产品发起召回计划。
6 月 20 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深圳
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及相关公司的快充移动电源 3C 认证被大批撤销,证书状态
显示“暂停”。
目前,在罗马仕各大电商平台的旗舰店铺内,已经无法在上架商品中搜索到
充电宝。整体来看,事件发酵呈现出典型的多中心联动和迅速扩散特征。最初,个别
高校内发生罗马仕充电宝爆炸现象后,由校方保卫部门向全校发布安全提醒,并
接到消防部门建议。此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启动风险预警。随着罗马仕充电宝
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的消息在北京多所高校广为传播,并获多家媒体采访确认,舆
情开始大规模突破校园圈层,对罗马仕品牌层面产生波及。
在主流媒体、自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多维扩散下,舆情焦点迅速聚焦于产品安
全责任、消费品质量监管及企业态度等话题。至此,罗马仕公司顺势启动应急响
应,包括客服回应和官方微博发布说明、配合权威部门调查、向监管部门申报并
召回相关产品。直至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出面,罗马仕快充移动电源大批次 3C 认
证被撤销,企业线上渠道也紧急下架相关产品。一系列链式反应,将校园局部安
全事故激化为消费品安全的社会性公共事件,引发行业、公众对移动电源行业
产业链、认证监管体系的广泛反思,也为涉事各方舆情管理带来深刻挑战。
高校信息传播与责任边界之辨
在传播初期,高校成为风险拦截的第一道防线。各高校能迅速对潜在安全隐
患进行信息通报,反映出学校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具有相对敏锐的风险意识和较为
完善的信息传递机制。保卫处和学生处工作人员以预防性通知的形式,建议师生
排查并停止使用涉事品牌产品,有效降低了大范围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这一应
对措施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及时性。
然而,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之间责任边界在这一事件中表现得较为模糊。北
京市教委工作人员在回应媒体采访时明确指出,高校具有自主管理权限,相关规
定不会细化到产品型号的具体层面。但在实际操作中,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仍以安
全提醒、信息通报等方式,对高校管理策略带来影响。
这一方面显示出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于风险管理的谨慎,另一方面也彰显
其在舆情敏感事件中的“稳妥态度”,将裁量与处置主动权大幅授权给高校。总
体而言,这是一种行政分权下各级单位协同回应的表现,但在舆论压力下,也存
在信息一致性难以保障、权责界定不清的问题。高校在表现出对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和责任担当的同时,舆论场中“校园禁令”“全面叫停”等标签被过度放大,易
引发社会误解,催生品牌危机。
罗马仕突发声誉危机应对分析
随着#北京多所高校禁用罗马仕充电宝#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首位,网民对该
品牌产品安全质量的担忧也蔓延开来。对于罗马仕品牌而言,此事件迅速演变为
品牌声誉危机。舆论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产品是否真存在大规模、普遍性
质量隐患,若有问题是否及时召回;二是充电宝爆炸的个别现象是否存在导致企
业、品牌无辜“躺枪”的可能。部分网民评论
面对迅速发酵的危机,罗马仕官方客服的初步回应十分谨慎,表示尚在核查
网传信息的真实性,并重申所有产品经质检合格才上市,同时强调信息传播可能
存在误差。此时,企业主要基调在于“厘清事实”“依法守责”,力求避免因官方信
息传递偏差加剧消费者恐慌。次日,企业及时发布更为正式的公开致歉声明,表
达对各方困扰的理解与歉意,承诺若有权威鉴定缺陷定将依法全面负责,并表示
已与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沟通。
此番应对总体显示企业较高的舆情敏感度,反应迅速,并努力推动信息透
明与多方协作,试图制止舆论失控,寻求平衡风险与责任。值得肯定的是,罗马
仕展现了正面回应的积极姿态,在尊重消费者知情权的同时,也展现出品牌对社
会责任和法律义务的重视。
然而,面对高校与监管部门联动释放出的高度警示信号,罗马仕官方回应从
“信息传播偏差导致消费者误解”到“召回问题产品”的前后转变容易引发社会对其诚信度以及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质疑。在舆情高压面前,及时、透明、专业的
信息披露,才是现代企业公共危机应对的基本准绳。
电子消费产品安全事件的社会影响与治理启示
该事件之所以持续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根本在于移动电源等消费电子产品
的普及性,以及安全风险外溢影响的公共性。自燃、爆炸等极端事故的发生,一
旦与人群密集的校园环境结合,便极易引发社会不安。“学生发帖—媒体跟进—
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回应—企业致歉并召回—监管机构权威处置”的话题发酵路
径,呈现了事件“发生—发酵—相关方回应—处置”的社会协作全链路。
一方面,公众对充电宝等日用消费品的质量投诉与安全预警越来越敏感,对
企业和市场监管部门的要求也水涨船高。舆论不仅关注赔偿和召回,更在意“谁
来发现风险、谁来承担责任、如何防控下一次事故”;另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
认证机构的权威行动为维护消费信心、规范行业门槛、推动行业升级提供关键支
撑。
回顾该事件的全过程,几方面启示应予重视。其一,校园、企业和有关部门
多方需共同完善消费品隐患的发现机制,提升预警能力和处置效率。校方应与
监管部门联合完善校园高频消费品(如充电宝、插座等)动态风险清单和应急处
置预案。其二,企业突发危机管理要坚持以坦诚沟通为核心,早期信息公开要
及时、充分,勇于认责并立即启动权威检测和补偿措施,不回避、不推诿。第
三,市场监管与权威认证不能“一撤了之”,更需同步溯源抽查、提升技术标准、
售后追踪等组合措施,遏制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7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