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银行清理“长期不动户”的法律与伦理质疑

548.90 KB 6 页 0 下载 16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df
3
概览
银行清理“长期不动户”的法律与伦理质疑 一笔笔被银行单方面定义为“不动”的小额财富,正以安全 之名被“清理”,而众多账户主人对此却可能一无所知。 近期,多家银行陆续发布公告,将对“长期不动户”进行清 理工作。这些账户普遍被定义为低余额、长期无主动交易的银行 卡。 来源:AI 生成 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在公告中称,此举是为进一步加强个人银 行结算账户管理,保障客户的账户安全。但在这看似合理的背后, 却隐藏着诸多法律依据不足、标准不透明及可能侵犯客户财产权 的问题。一、以安全之名的操作是否权力越位 银行开展长期不动户清理工作,宣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反洗钱法》《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等法律法规。 然而,这些法律仅作了原则性规定,并没有明确授权银行可 以单方面限制或清理客户账户。 仔细阅读各家银行的公告,我们发现一个令人不安的共通点 ——银行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 它们自行定义何为“长期不动户”,自行决定清理的范围和 方式,这种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做法,缺乏有效的法律授权。 更值得深思的是,法院曾对银行类似行为作出违法判决。江 苏南通如东市民康某的 35 万元存款被银行擅自扣划,法院明确 认定“银行越过司法执行程序擅自扣划康某存款,此行为确属违 法”。 这一判决提醒我们:银行无权单方面处置客户资产,即使存 在债务关系,也应通过司法程序执行。 二、选择性清理小额账户是否为系统性歧视 纵观各家银行的清理标准,几乎都瞄准了“低余额”账户。 天津滨海农商银行的清理范围是“账户余额在 10 元(含)以下” 的账户。 兴业银行调整后的标准也为“账户余额 10 元(含)以下”。 为什么只清理余额少的账户?这是否构成了对小额账户持 有者的系统性歧视?银行可能会辩解称,小额不动户占比高、管理成本大。但这 种区别对待缺乏合理的法律基础,侵犯了客户平等享受金融服务 的权利。至于说小额不动户易涉嫌洗钱等违法活动,更是无脑的 说辞!小额的不动户易洗钱,大额的不动户就不会洗钱?这是用 脚指头想出来的依据吗? 所有银行存款合同本质上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不应因金额 大小而获得不同程度的保护。 银行对小额账户的清理,反映出的是对低收入人群金融权利 的漠视。相比大额账户,小额账户持有人可能更缺乏金融知识和 维权能力,银行正是利用了这种弱势地位推进清理工作。 三、巨额沉睡资产的真实去向 按照银行公告,被清理的账户资金似乎并未消失。天津滨海 农商银行表示,账户将被“纳入长期不动户管理,限制资金收付”。 但银行很少明确说明这些沉睡资金的最终去向,以及客户如 何全额取回属于自己的财产。 全国范围内长期不动户形成的资金池规模可能极为庞大。每 个账户余额虽少,但数量巨大,实际上是一笔巨大的资金。 这些资金的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归属问题,银行在公告中均 未明确说明。 银行一方面限制客户使用自己的资金,另一方面却可能继续 利用这些资金获取收益,这实质上构成了一种不当得利。更有甚者,一些银行可能会收取账户管理费,逐渐侵蚀这些 沉睡资金的价值,直至耗尽。 四、有无充分告知与协商机制 在清理长期不动户的过程中,银行的通知义务履行明显不足。 多数银行仅要求在官网发布公告,但很少有银行通过短信、电话 或邮件等方式直接通知客户。 考虑到这些账户被称为“长期不动户”,客户很可能因各种 原因长期未登录网银或前往网点,从而根本不知道清理公告的存 在。 银行与客户作为合同双方,法律地位本应平等。但当银行未 经与客户充分协商,就单方面变更合同履行条件,实质上破坏了 契约精神的基础。 贵阳银行协商办法规定中提到,银行应提供充分的信息披露, 帮助客户了解自身权利和义务,防止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公平协 商。 然而,在长期不动户清理工作中,这一原则并未得到充分体 现。 五、银行贵在坚守契约精神 更令人担忧的是,今天的“小额清理”可能只是开始。随着 银行对长期不动户定义的不断扩大,未来完全可能将清理范围扩 展至更高余额的账户。兴业银行就已将长期不动户认定标准从“账户余额 100 元 (含)以下”调整为“账户余额 10 元(含)以下”,同时将不动 期限从 180 天延长至 365 天。 这种标准的变动显示出银行对不动户的定义具有相当大的 随意性。 银行是经营信用的特殊企业,其生存根本在于公众的信任。 如果银行可以随意定义“不动户”、单方面变更合同内容,那么 客户对银行系统的信任将不复存在。 银行业真正的契约精神,应当是一个客户存钱进去,即使经 过十年、一百年、一千年(还没倒闭的话!)之后,客户本人或 其法律意义上的继承人(凭有效依据)来这家银行取出当年的存 款,银行应当予以支付。如今我们的部分银行,可能几年或一二 十年都等不及,就要向沉默账户里的钱伸手,让不让人寒心? 六、谁来制约银行的任意妄为 面对银行清理长期不动户的行为,现有的监管框架显然存在 漏洞。光大银行杭州分行曾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等 9 项违法 行为被处以 392 万元罚款,这表明监管机构已开始关注银行在账 户管理方面的违规行为。 然而,目前的处罚主要针对的是已发生的违法行为,对于银 行打着“账户安全”旗号的长期不动户清理,缺乏事前、事中的 有效监督。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更为严格的账户清理监管机制, 包括: 明确银行单方面清理账户的法律边界; 要求清理前必须履行充分的直接通知义务; 设定更严格的清理标准审批程序; 建立客户便捷的申诉和恢复通道。 此外,应引入第三方审计机制,确保被清理账户资金的安全 和透明,防止银行从中获取不当利益。 当清理行动遇上契约精神,银行应当做出正确的选择。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6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