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特朗普国家资本“混改”英特尔的全球冲击

172.60 KB 6 页 0 下载 85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上传 格式 评分
EchoOscar
.pdf
4
概览
特朗普国家资本“混改”英特尔的全球冲击 近日,据媒体报道,美国政府将 89 亿美元补贴转换为英特 尔 10%股权,美国国防部还将收购有关承包商的股权,这一被 媒体称为“特朗普混改”的操作,标志着“聪明”的美帝国主义正在 探索一场国有化新思路。以后会不会有更多的这种做法,以及其 他资本主义国家是否效仿,会不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本主义国家 “做大做强”国有企业?让我们拭目以待。 8 月 22 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以收购股权形式向英特尔提供 89 亿美元资助,这笔资金源自《芯片与科学法案》尚未支付的 57 亿美元补贴和另一笔 32 亿美元政府资助。美国政府由此成为 英特尔第二大股东,却精妙地将持股比例控制在 9.9%,避免成 为需要承担更多监管责任的“主要股东”。 白宫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直言,此举是创建“主权财富基金” 的起点。这一操作不仅规避了直接财政拨款可能引发的“政府过 度干预”质疑,更通过“被动所有权”设计保留关键决策权——若 英特尔代工业务控股权旁落,政府有权额外增持 5%股份。 一、从自由市场到国家资本的战略转型? 特朗普政府入股英特尔,绝非简单的财务投资。这一行动反 映了美国产业政策的深层转变:从无偿补贴到股权参与,从市场 放任到战略干预。 英特尔近年面临严峻挑战。技术方面,过去三年为追赶台积电投入 400 亿美元,但最先进的 18A 工艺(1.8 纳米)良率不足 70%;财务方面,2025 年第二季度净亏损 29 亿美元,过去五年 投入超千亿美元却换来 15 万人的裁员和工厂出售。 地缘政治考量更为关键。全球 90%的尖端芯片产自台积电, 但台湾的地缘风险让美国如坐针毡。一位麻省理工学院专家点破 关键:“若台积电工厂全搬来美国,我们为何还要保卫台湾?” 消息公布后,英特尔股价单日上涨 5.53%,总市值重回千亿 美元。但比市场反应更重要的是战略意义——美国正通过股权控 制重塑半导体产业链,确保“尖端芯片制造在美国本土”的战略目 标。 二、资本主义政府重新审视企业国有化? 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化并非新鲜事。二战后,英国、法国、 意大利等先后对电力、煤炭、钢铁等部门实行国有化;2008 年 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曾救助房利美和房地美。 但特朗普时代的“混改”呈现出新特征: 从全面国有化到精准控股:美国政府仅持有 9.9%股份,避 免成为“主要股东”以规避监管,同时通过权证设计保留对关键业 务的控制权。 从危机应对到战略主动:不同于以往经济衰退时的被动救助, 此次入股英特尔是在经济未现危机时主动布局,彰显“产业政策 工具化”倾向。 意识形态包装:特朗普将此举称为“主权财富基金”建设,试图淡化“国有化”标签,规避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批评。 这种迭代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按照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社会化与私有制的矛盾迫使资本所有制形 式不断社会化。 三、多样化的国家干预模式 西方国家在国有企业经营方式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多 种模式。 股份制经营在西方国家被广泛使用。国家作为股东持有股份, 通过委派董事、董事长或与企业签订计划合同等措施对企业的发 展方向、经营方针进行调控,但不干预日常经营和管理。 黄金股机制在西欧国家非常普遍。政府掌握着公司一些重大 经营决策中的“一票否决权”,但不参与企业分红和日常经营。 租赁经营模式:美国曾将合成橡胶工厂“出租”给新泽西美孚 石油公司、海湾石油公司和美国橡胶公司等大公司经营,国家进 行间接控制。 系统承包经营:美国政府对官私合营企业通常不采用部门管 理方法,而是由政府作为产品计划的招标人,按照择优原则,选 定一家或数家投标公司为主承包商。 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是世界上最为成功的国企管理模式 之一。淡马锡控股公司最初的投资组合总值仅为 3.54 亿新元, 而在上一财年末,淡马锡的投资组合总值达到 2150 亿新元。四、资本主义国有化的全球影响 美国对英特尔的“混改”正在引发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连锁反 应。 产业链碎片化加剧:美国通过控股英特尔强化本土芯片制造 能力,可能促使欧盟、韩国等跟进。欧盟《芯片法案》已计划投 入 430 亿欧元提升本土竞争力,形成“技术联盟”对抗。 技术竞争白热化:政府背书可能加速英特尔技术突破,但政 治干预也可能削弱其市场化决策。美国可能要求英特尔优先满足 国防需求,影响其在人工智能芯片等商业领域的布局。 国际规则面临考验:根据 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 政府股权投资若被认定为“专向性补贴”,可能引发贸易摩擦。美 国通过转换既有补贴资金规避新财政拨款,但依然可能违反竞争 中立原则。 管理效率挑战:资本主义国家在国有化后,普遍存在管理效 率低下的问题。英国国有化后的煤炭局、电力委员会等企业,均 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依赖政府补贴。 五、马克思主义与波兰尼的理论解释 从英国私有化浪潮到新加坡淡马锡模式,从法国计划合同制 到德国“托管”改革,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在探索国有资本的最佳运 作方式。如今美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实验,为这场持续数十年的 探索增添了新注脚。 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看,美国政府的“混改”本质上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调整。半导体产业作为战略领域,其社会化生产需 求与私有制矛盾的激化,迫使政府通过股权介入缓和危机。但这 种调整无法根本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反而可能孕育新的危机。 另一方面,根据匈牙利政治经济学家卡尔·波兰尼的“双向运 动”理论,现代社会由两种相互对立的力量塑造:一是推动市场 扩张、商品化的“自由市场运动”——半导体产业全球化;二是寻 求社会保护、防止人和自然被商品化的“反向运动”——美国的产 业链安全焦虑。当市场力量试图将土地、劳动力和货币全部变为 商品时,必然引发社会的自我保护反应——这种反应往往通过政 府干预、管制和国有化等形式表现。美国政府入股英特尔,正是 这种“反向运动”在数字时代的典型体现:面对芯片产业链全球化 带来的安全脆弱性,政府通过股权干预实施"社会保护"。波兰尼 的理论超越了传统“市场 vs 政府”的二元对立,揭示了市场经济 嵌入社会关系中的本质特征,为理解资本主义国家国有化现象提 供了深刻的理论工具。 六、中国应对 特朗普的“混改”实验,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化逆流 中寻找新竞争模式的尝试。其短期效果可能提振美国半导体产业, 但长期可能加剧全球产业链扭曲与规则冲突。 面对资本主义国家国有化新动向,中国需保持战略定力,坚 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推动高水平开放,方能在变局中把握主动, 避免陷入“国有化-私有化”循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新自由主义思潮可能借机侵蚀国企改 革成果,需坚持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做强做优做大国有 企业。参考新加坡淡马锡模式,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强化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安全:在半导体等领域,既要加大自 主研发投入,也要通过开放合作融入全球产业链,避免“脱钩” 风险。数据显示,中国中低端芯片自给率已达 50%,正猛攻第 三代半导体技术。 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随着国有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 性不断提升,中国应主动参与制定新规则确保公平竞争,通过国 际协调、国内改革等多种方式提升话语权。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6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