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
等违法有害信息,威胁社会稳定、公共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b)混淆事实、误导⽤⼾。⼈⼯智能输出内容未经标识,特别是“深伪” 技术的应⽤,导致⽤⼾难以识别⽣成内容来源及交互对象是否为⼈⼯智能 系统,难以鉴别⽣成内容的真实性,影响⽤⼾判断,还可被⽤于制作传播 虚假信息误导公众、⾮法牟利。 (c)污染⽹络内容⽣态。模型输出的低质不良信息,经⽹络扩散传播、 全⻛险进⾏评价分级,进⽽针对 性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1.应⽤场景 应⽤场景反映⼈⼯智能在实际使⽤中具体的运⾏环境、⽬标需求等, 具体涉及应⽤⽬的、⾏业领域、使⽤环境、服务对象及可能涉及的社会、经 济、安全影响等要素。 2.智能化⽔平 智能化⽔平反映⼈⼯智能系统处理复杂任务、满⾜应⽤需求、独⽴⾃ 主运⾏等⽅⾯的能⼒。低智能化⽔平下,系统能⼒较低,仅可作为辅助建 以及应⽤场景、智能化⽔平、应⽤规模等分级要素,并给出⾏业领域细化⾏ 业指南的步骤⽅法,为⾏业领域开展⻛险分类分级提供参考。 2.分类分级⾏业细则 ⾏业领域主管(监管)部⻔结合⾏业领域、使⽤环境、服务对象及可能 涉及的社会、经济、安全影响等,制定本⾏业本领域⼈⼯智能安全分类分级 标准规范: (1)选取适⽤于本⾏业、本领域的⼈⼯智能安全⻛险分级要素项⽬,并 根据⾏业特点进⾏实例化。 (2)制0 魔豆 | 92 页 | 30.37 MB | 1 月前3
共 1 条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