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首次舆情危机, 企业家“强IP”临双刃困局
小时火速整改”的营销高光——这种将企业危机转化为人设养料的操作,都让小米在舆论场无往不利。 这成为用互联网营销思维造车的典范,一度引发周鸿祎、长 城汽车等车企或企业掌舵者的争相效仿。 不过这是一把双刃剑,流量经济的本质是“加速主义”。 对一个企业来讲,一旦优点被放大了,能够快速提高品牌知 名度、美誉度。反之,一旦缺点或不足被放大,也极容易形 成负反馈。 从这次小米汽车遭遇的舆情事件来看,事故发生时,公0 魔豆 | 3 页 | 118.95 KB | 4 月前3【罗兰贝格】预见2025: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仍然延续 国内发展模式,愈发难以适配全球化发展的新需求。 • 管控决策缓慢,边界模糊:国际业务归口尚不明确,国际 事业部/国际公司与各子品牌出海业务的管理范围待界 定;国际化发展尚未提升至“一把手工程”高度,对国际 业务的资源配备与授权不足;会议机制与决策流程不清 晰; • 协同拉通困难,机制缺失:国际业务缺少对总部产品研发 企划、品牌管理、生产制造和供应链体系的资源调用能 力;20 魔豆 | 82 页 | 10.67 MB | 9 月前3
共 2 条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