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基石:中国在二战中的关键作用
峰航线”接收了约 65 万吨物资。凭借这一东方战场的支撑, 中国有效阻止了日本与德国在中东的潜在会合。正如美国陆 军参谋长史迪威所承认的:“如果中国崩溃,日本将立即把 30 个师调往太平洋地区。这一牵制直接为美国在中途岛和瓜 达尔卡纳尔岛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3. 文明延续的精神丰碑 让我们回想那些在重庆遭受轰炸后仍坚守讲坛的大学 教授、坚守上海四航仓库的 800 名英勇捍卫者,以及奋战在 缅甸 缅甸丛林的中国远征军——正是他们塑造了超越单纯军事 对抗的文明抵抗模式。英国学者拉纳·米特(Rana Mitter) 在其著作《中国:被遗忘的盟友》中写道: 中国表现出的韧性 打破了殖民地对亚洲懦弱的刻板印象,为印度和越南等国家 的独立运动注入了新的精神力量。 四、记忆政治的深层博弈:西方叙事霸权背后的三重 逻辑 西方系统性地贬低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不仅是历史误 解,更是殖民话语体系的当代延伸:1.冷战的思维惯性 至将台儿庄的胜利改称为“美国军事顾问指导的胜利”。这 种叙事上的分割服务于政治目的,同时削弱了新中国的国际 地位。 2.西方中心主义的认知框架 在黑格尔“世界历史从东向西”的观念下,二战被简化 为“D 日—阿登战役—柏林沦陷”的线性叙事。哈佛二战研 究中心 85%的文献都集中在欧洲战场上,学术资源的不平等 分配导致公众理解的结构性偏差。 3.话语霸权的维系机制 承认中国抗战的关键作用将破坏“西方救世主”叙事的0 魔豆 | 6 页 | 297.62 KB | 1 月前3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印巴冲突“双赢”背后的认知战较量 网络攻击战
国民众情绪、塑造认知观点、打击敌方士气、影响国际舆论 的认知战行动,双方竭力争夺网络空间和认知战场的主导权, 强化认知操纵和舆论对抗,把心理威慑与叙事争夺作为重点 作战任务。例如,亲巴黑客组织以#OpIndia 为行动代号,效 仿历史上针对以色列、美国的黑客运动,通过篡改政府网站、 炒作数据泄露等手段,将克什米尔议题与反殖民叙事捆绑传 播。具体而言,印巴冲突背后的认知战主要有三条战线。印巴认知战的第一条战线:网络攻击战。 起,涉及政府、交通、能源等关键领域。其中数据泄露事 件占比 52%(12 起);DDoS 攻击占比 30%(7 起),导致民航 局(caapakistan.com.pk)、铁路系统(pakrail.gov.pk)等服 务中断;其余为网站篡改事件占比 18%(4 起)。主要参与组 织包括 HexaForce Alliance、夜间猎人等,其中亲印黑客组 织“Kerala Cyber Xtractors”入侵巴国家数据库注册局 投递钓鱼邮件,借此实施“病毒拼装”攻击,目标直指巴通 信命脉。另一亲印 APT 组织 SideWinder 伪造巴政府域名投 递诱饵文件,采用“视觉诱饵+静默执行”实施隐蔽攻击, 诱饵以《印度宗教基金法修正案威胁穆斯林遗产》为标题, 利用民众对政治和宗教的关注心理,诱导巴用户点击恶意程 序。这些攻击呈现出高强度、多手段、跨领域的特征,且攻 击者普遍通过 Telegram 等即时通信平台高调宣发成果,兼具 政治挑衅与0 魔豆 | 16 页 | 333.81 KB | 3 月前3中东和伊朗局势最新动态2025年8月29日
西部的叙利亚-伊拉克边境。[23] 第 27 ⼈⺠动员部队旅通常在萨拉赫丁省开展⾏动。[24] 8 ⽉ 29 ⽇ , 负责盖姆-阿布卡迈勒过境点的—名伊拉克边防警卫队军官告诉沙特媒体 ,该旅部署到边境是“例⾏公 事” ,不会产⽣政治或安全影响。[25] 叙利亚 叙利亚总统艾哈迈德·沙雷于 8 ⽉ 28 ⽇任命国家过渡司法委员会成员。[26] 这个由 13 名成员组成的委 员会旨在调查前政权成员 ,追究个⼈在叙利亚内战期间犯下的罪⾏ ,具有“纯 ⺠⽤ ”⽤途的美国商品和技术 ,例如消费者通信设备和—些⺠航相关物品 ,现在⽆需出⼝许可证即可进⼊ 叙利亚。BIS 将逐案审查两⽤物品 ,并继续限制向仍受到美国制裁的叙利亚境内恶意⾏为者的出⼝。 [33] 叙利亚中央银⾏⾏⻓阿 ⼘杜勒·卡迪尔·哈斯⾥亚 8 ⽉ 29 ⽇表⽰ ,叙利亚中央银⾏和财政部将与美国财政部合作 ,继续推动叙利亚融⼊国际⾦融体系。[34] 放宽出⼝许可要求是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于6 ,可通过订阅获取 ,⽹址为 www.siteintelgroup.com [15] https://www.tasnimnews dot com/fa/news/1404/06/06/3386843/ [16] SITE 情报集团 ,“声称伊朗警察遭到袭击的 Shahr 军⼈ Adl 建议军事/安全⼈员寻求“光荣职业””, 2025 年 8 ⽉ 22 ⽇, 可通过订阅获取, ⽹址为 www.siteintelgroup60 魔豆 | 7 页 | 565.27 KB | 1 月前3美国打击委内瑞拉船只:美国军事介入常态化的危险趋势
美国打击委内瑞拉船只:美国军事介入常态 化的危险趋势 2025 年 9 月,加勒比海的紧张局势骤然升级。美军的 F-35 战斗机、核潜艇与导弹驱逐舰在委内瑞拉近海集结,构 成强大的军事威慑。特朗普称,此行动为打击跨国贩毒集团 所必需,而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则称之为对其主权的“全面 侵略”。 这一事件不仅是美委两国长期敌对关系的延续,而且是 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美国全球战略的一次关键展示。它标志着 一种 国际秩序的重要工具。从五角大楼“战争部”名号的回归, 到将对外军事行动与国内议题强行捆绑,特朗普政府正在构建一种新的执政逻辑——通过制造外部冲突来转移内部矛 盾,以单边主义的强硬姿态应对一个日益多极化的世界。 本文以美委冲突为切入点,尝试分析这一战略转向的内 在动因、战术表现及其对全球稳定构成的深远影响。分析表 明,世界正进入一个不确定性急剧增加的时代,传统的安全 威慑与外交规则正在接受更具进攻性、更不可预测的强权政 捆绑。通过将马杜罗政府描绘成支持“阿拉瓜火车帮”等贩 毒集团的同谋,并将这些团体指证为美国社会问题的根源, 特朗普成功地为军事干预创造了国内的合法性叙事。这种叙 事逻辑的转换至关重要:它将一个需要通过复杂社会、经济 和执法手段解决的国内公共卫生与安全危机,转化为一个可以通过军事手段打击的外部敌人。这不仅简化了问题,也为 选民提供了一个清晰、具体的情绪宣泄口。 其次,对马杜罗个人的妖魔化和高额悬赏,服务于特朗0 魔豆 | 8 页 | 492.82 KB | 28 天前3小国大利益:马尔代夫与印度洋战略竞争——触礁之战
当世界处于危险之中时, 不要只关注头条新闻。 国家安全。为业内⼈⼠服务。由业内⼈⼠打造。 加⼊ War on the Rocks 并获取全球政策制定者、军事领导⼈和战略思想家信赖的内容。 成为会员 ⻢尔代夫位于连接中东和亚洲的重要印度洋航道的交汇处,已成为印太战略竞争中⼀个看似意想不到却 ⽇益重要的⽴⾜点。尽管⼈⼝不⾜60万,海军⼒量有限,但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勃勃的经济战略和 灵活 别,对冲策略通常试图推迟承诺或掩盖意图,以保持⻓期灵活性。 虽然这项政策能否成功尚⽆定论,但⻢累正在寻求多⽅参与。这些投资将带来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 收⼊、全球⾦融和贸易互联互通等效益。另⼀⽅⾯,它也为⻢累在国内政策、依赖关系和⻓期债务义务 ⽅⾯施加不当影响打开了⼤⻔,⽽这些情况在周边国家屡⻅不鲜。然⽽,⻢累的新兴成功源于其能够利 ⼩国⼤利益:⻢尔代夫与 印度洋战略竞争 安德烈亚·马尔吉 2 没 有根据。然⽽,⻢尔代夫领导⼈已采取⼀些经过深思熟虑的措施,以避免重蹈斯⾥兰卡的覆辙,包括推 ⾏双边债务管理战略、强调以赠款为基础的融资以及扩⼤议会对外国贷款协议的监督。此外,⻢尔代夫 即将偿还的最⼤⼀笔债务是⼀笔将于2026年到期的5亿美元伊斯兰债券,该债券为⽆息债券,且由多元 化的投资者持有,从⽽降低了单⼀机构施加政治影响的⻛险。尽管如此,中国仍持有⻢尔代夫约40%的 外债,约130 魔豆 | 6 页 | 1.50 MB | 3 月前3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印巴冲突“双赢”背后的认知战较量
空战爆发后,印巴通过社交媒体、新闻媒体等渠道进行激烈 的认知对抗,通过外交部、国防部等机构大量发布和传播对 于己方有利的战场消息,甚至利用平民伤亡照片煽动民族情 绪,通过伪造虚假信息来打击对方军民士气,为己方军事行 动制造民意支持和法理依据。 军事冲突一旦爆发,首当其冲就是战果的口水战。印巴 均在社交平台和媒体上发布大量关于战果与伤亡的消息。巴 空军捷报频传称“零战损击落‘阵风’战斗机”。5 月 #KashmirBleeds ” ( 克 什 米 尔 流 血 ) 、 “#StandWithKashmir”等标签急速升温,一度登上热搜榜。 相关帖文大部分由地理位置显示为巴境内的账号在极短时 间内集中发出,带有明显协同痕迹,目的是在第一时间塑造 对巴方有利面叙事,为巴方争取舆论先机。亲巴社交账号还 使 用 #IndianFalseFlag 、 #PahalgamDramaExposed 和 #ModiExposed 小时获得超 1000 万次浏览量。巴军向媒体通报空战情 况的军官奥朗则布成为“网红”,传统媒体立即紧跟热点, 用奥朗则布来展现巴军形象,提升巴军在民众心中的形象。 印方同样不甘示弱,动员社交媒体为己所用。执政的印 度人民党(BJP)早在社交媒体兴起之初就建立了庞大的“信 息技术单元”(IT Cell),网罗数千专职人员和 15 万名线 上志愿者,活跃于上万个 WhatsApp 群组和各大平台,源源0 魔豆 | 15 页 | 249.16 KB | 3 月前3“西方不参加九三阅兵”为何能上热搜?
和印度等九国领导 人确认不会出席。 对此,8 月 28 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回应, 80 多年前,中国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 方主战场,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 出重大历史贡献。当年许多欧洲国家和友人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宝 贵的人力物力支持,有人甚至献出宝贵生命,他们的感人事迹永 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心中。 一、西方缺席的历史原因 第 万军民的巨大代价。 相比之下,西方主要国家并非日本侵略的主要受害者。他们 在亚洲的殖民地虽遭侵占,但其本土除珍珠港事件外,并未遭受 日本直接攻击。 西方国家对日本战争罪行的追究并不彻底。东京审判中,美 国为获取细菌战数据,包庇了 731 部队主要战犯,使其免于起诉。 冷战开始后,美国对日本的政策核心从“遏制军国主义”转向 “利用军事潜力”。1951 年,美日签订《日美安保条约》,形成了“美主日从”的军事同盟关系。 “东方”国家来看待的。近年来,美国更将日本当作推行所谓“印 太战略”、介入地区事务的马前蹄。 美国通过多种方式为日本军事“全面松绑”。2014 年,美国 鼓励并支持安倍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使自卫队突破“专守防卫” 的限制。 2024 年,美日宣布对《日美安保条约》进行“60 余年来最大 规模的升级”,将美日关系从“美主日从”的防御性同盟升级为“攻 守兼备”的军事同盟。 日本政府还通过驻外大使馆等外交渠道,游说欧亚各国不要出席中国抗战胜利50 魔豆 | 3 页 | 130.94 KB | 1 月前3从特朗普把“国防部”改为“战争部”说起
以来, 美国始终以“防御性军事力量”自居。而特朗普政府试图颠覆这一 传统,将军事机构重新定位为“战争机器”。 美国战争部正式成立于 1789 年,主要负责陆军事务。1947 年,杜鲁门政府将战争部拆分为陆军部和空军部,随后与海军部 合并,由国防部长统一领导。两年后,美国国会正式命名该机构 为国防部。这种转变与特朗普团队中鹰派势力的崛起密不可分。国防部 长赫格塞思曾公开表示要“恢复战士精神”,其社交媒体投票显示 殖民地,却埋下与拉丁美洲的长期矛盾。 越战期间约翰逊政府为连任扩大战争,最终导致国内反战运 动爆发和政权崩溃;小布什政府的“反恐战争”更使美国深陷中东 泥潭,耗损国力超过 2 万亿美元。这些案例证明,将战争作为政 治工具最终会反噬制度本身。 历史经验表明,军事机构名称的变更往往预示着国家战略的 重大调整。19 世纪末美国将“陆军队”改组为“陆军部”,标志着其 从大陆扩张转向全球霸权;二战期间“战争部”的设立则直接服务 六、多边体系的警惕与应对 特朗普的一系列言行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担忧。欧洲领导人纷纷发声,表达了他们对被边缘化的担忧。 法国总统马克龙坚持认为,欧洲在谈判中必须占有一席之地, 而德国总理默茨则强调,谈判必须以停火为前提。这些表态反映 了欧洲国家在和平进程中的积极意愿。 特朗普在阿拉斯加与普京会晤后,又立即与泽连斯基会谈, 并透露将马上与普京进行电话交流。这种大国协商的方式,似乎 将欧洲盟友边缘化了。100 魔豆 | 5 页 | 171.11 KB | 1 月前3巴(哈)以冲突认知战:网络连接与信息链接之战 前序
越来越多的人转向同情大量伤亡的巴勒斯坦民众,外界对以 色列军事行动的支持逐渐减弱。这背后也是认知战在起作用, 相关各方利用冲突图像和视频以及战争苦难来影响甚至引 领国际舆论。双方都大量发布利己信息,试图把自己塑造为 正义的一方。例如,以色列利用媒体策略来赢得同情,强调 其类似“9·11”恐袭的受害者,并证明以军报复的合理性; 哈马斯则渲染平民伤亡和人道主义灾难。以色列采取一系列 宣传策略:强调哈马斯 10 巴群体并为轰炸加沙辩护,限制冲突信息从加沙流出,通过 宣传军事实力和对加沙的打击来鼓舞本国民众。 以色列将哈马斯与 ISIS 相提并论,模糊平民与战斗人员 的界限,声称巴勒斯坦人拒绝共存,并将以军报复描绘为一 场解放巴勒斯坦人脱离哈马斯控制的人道主义战争。以色列还利用欧美民众的两极分化传播一个叙事,即哈马斯袭击等 同于反犹太主义,抗议以军报复就是帮助哈马斯。以色列通 过强调哈马斯暴力建构出复杂冲突的简单叙事,试图使外界 历 史和现状、停火止战等议题持续激辩。 在互联网诞生前,认知战已是军事战争的常规手段。如 今互联网遍及每个人,使认知战的覆盖面和影响度远超以往。 巴以冲突期间的网络战和认知战相互交织,以网络为中心的 认知战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一环。那么,这场认知战的主要 战法是什么?即相关各方对网络连接力、媒介连接力、信息 连接力和情绪连接力的激烈争夺。在俄乌冲突中,美西方凭 借全球媒体传播优势和网络基础设施垄断地位,对俄实行网0 魔豆 | 4 页 | 198.39 KB | 3 月前3“非洲军团”,瓦格纳之后俄罗斯在非洲的新方向
马里当地军队进行了武装及训练,在瓦格纳支持下,马里政 府控制领土面积扩大逾一倍,并收复了所有马里地区首府。 瓦格纳撤出并不代表俄罗斯势力在非洲地区消失。相反, 在瓦格纳撤出后,俄国防部直属“非洲军团”迅速进入马里, 并替代瓦格纳为马里提供反恐、武装、训练等安全相关服务。 俄罗斯在非洲进行的人员变动,体现了俄罗斯方面对非政策 的变化。瓦格纳在非洲 非洲,尤其是萨赫勒地区,长期以来被恐怖主义困扰, 马里则更是被恐怖主义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法国在 俄罗斯非洲军团的首要任务,是增强俄罗斯在非洲的存 在,以及为非洲国家提供安全保障。当前,非洲安全赤字依 然明显,萨赫勒地区恐怖主义依然存在,布基纳法索、尼日 尔、马里、中非等国仍然难以解决国内的叛军、恐怖组织等 安全问题。而大湖区卢旺达、刚果金等国存在多方面冲突。 尽管俄罗斯在经贸关系上相对弱势,随着法国在非洲多国的 撤军,以及美国特朗普政府减少对非援助,俄罗斯可能会成 为非洲国家重要的安全合作伙伴。 俄罗 就应该研究此地区的市场需求,并发现增加收益的方法。瓦 格纳在非洲的行动获得了大量收益,而非洲军团试图继承这 一点。在马里、中非等国,瓦格纳通过对当地矿产的控制获 得了大量收益。非洲军团可能会采用类似的方法直接为俄罗 斯政府赚取利润。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之外,利比亚也是非洲军团的一个可 能的重要合作伙伴。瓦格纳本身就在利比亚进行了大量活动, 2019 年 4 月,瓦格纳的武装人员出现在利比亚,加入叛军将0 魔豆 | 7 页 | 478.58 KB | 1 月前3
共 18 条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