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特朗普把“国防部”改为“战争部”说起
日,特朗普提出将把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之前 他还对泽连斯基表示“战争时期可不举行选举”,这两项动向折射 出美国政治生态中危险的权力扩张倾向。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会晤中提出: “如果三年半后美国也与某个国家开战,那是不是也可以不举行 选举?”此言一出,舆论哗然。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计划将美国国防部改回“战争部”,这 项更名可能会在“未来一周左右”完成。他宣称:“当我们赢得第 二、“战争避选论”的威胁 特朗普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会谈中暴露了他对民主 选举程序的漠视。当泽连斯基解释因战争状态无法举行选举时, 特朗普反问:“如果三年半后美国也与某个国家开战,那是不是 也可以不举行选举?” 值得注意的是,三年半正是特朗普本届任期的结束时间。这 种“战争避选论”本质上是权力欲望与宪政框架之间的冲突。 这种表态与 2020 年大选后其拒绝承认败选、煽动“停止偷窃”100 魔豆 | 5 页 | 171.11 KB | 1 月前3以反事实控制印度舆论,莫迪-辛格双人舞表演登峰造极
实证据。 新闻链接:2025 年 7 月 30 日,印度总理莫迪在议会特别会议上,宣称印度防空系统 在 5 月 9 日的印度“辛多尔”作战行动中,成功挫败了巴基斯坦发射的 1000 架无人机和导 弹进攻,并称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胜利;而印度防长辛格,更是将反对党的质疑,化作 了展示印度军事实力的舞台,并口吐“敌人的阴谋被化为泡影”,好像瞬间点燃了印度民 族的自豪感。莫迪在议会上还称,印度本土0 魔豆 | 1 页 | 209.43 KB | 2 月前3“榛树”导弹的量产掀起舆论惊涛骇浪
月对乌克兰高价值目标进行了实战性打击试 验,取得成功,只用了半年的就量产了,可以看出,俄罗斯的新质导弹生产潜力还是巨大的。 “榛树”导弹是基于俄罗斯 RS-26“边界”洲际弹道导弹发展而来,减少了助推段,采 用分导式两级多弹头;“榛树”导弹的飞行速度极快,可以运用 10 马赫数的速度打击目标, 即每秒飞行 2.5-3 公里,从发射到击中目标也就需要 15 分钟。可以想象一下,普通民航客机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 800-9000 魔豆 | 2 页 | 189.75 KB | 2 月前3“非洲军团”,瓦格纳之后俄罗斯在非洲的新方向
里政府向"俄罗斯私营军事公司"寻求反恐援助,但俄政府与 此无关。然而,2023 年普里戈任兵变失败,导致俄政府对瓦 格纳集团进行了处理。俄罗斯官方此后决定介入非洲事务。 拉夫罗夫称,除与瓦格纳的合作外,马里当局还与俄罗斯领 导层建立了正式联系,应其要求军事教官将继续在当地工作。非洲军团带来的变化 俄罗斯非洲军团的首要任务,是增强俄罗斯在非洲的存 在,以及为非洲国家提供安全保障。当前,非洲安全赤字依 然明显,萨赫勒地区恐怖主义依然存在,布基纳法索、尼日0 魔豆 | 7 页 | 478.58 KB | 1 月前3从全球遏制到后院优先:美国国防战略转向的逻辑
这对需要同时兼顾欧洲与印太承诺的美国构成显著的兵力与时间分配压力。换言之,要阻止中国在周边区域形成战术 优势,需要美军维持长期高成本的前沿存在;而与此同时, 美国在欧洲、地中海及西半球等多个战区面临新旧挑战,导 致战略资源日益分散。 无法遏制中国,还表现在中国的“国际统一战线”策略。 北京积极推动多边合作与全球南方战略,如推动金砖国家扩 员、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和基础设施合作,通过国际组 织和区0 魔豆 | 10 页 | 871.96 KB | 5 天前3百姓安则天下安——聊聊我心中的国家安全
家安全的行政部门,实 施落实国家安全战略和政策。 第三,协调。涉及到国家安全方面的机关部委,不下七八家。地方政府、党 委、国安、公安、外交等中央部委、军队武警系统等等,特别需要有个集中的领 导机构来统一协调。否则民协调不了军,军也协调不了民。部委之间也容易相互 扯皮,而出现体制机制的协调,就是统一归到现在中央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对重大国家安全问题进行决策,跨部门、跨机构、跨行业的决策,实施起来会更有效0 魔豆 | 7 页 | 298.65 KB | 4 月前3小国大利益:马尔代夫与印度洋战略竞争——触礁之战
战略和 灵活的外交策略使其成为⼤国的宝贵合作伙伴。⻢累正试图通过争取投资、建⽴多元化伙伴关系和提升 其区域影响⼒来积极塑造其战略环境。对于中国、印度、美国等国家⽽⾔,进⼊⻢尔代夫领⼟或与其领 导⼈建⽴联系,可以增强它们在这⼀战略⾛廊的⾏动能⼒。 在当前充满争议的印太环境中,⼩国不仅可以通过实⼒获得影响⼒,还可以利⽤其地理位置和资源来推 进国家利益。⻢尔代夫就体现了这些国家如何通过与地区⼤国以有利的交易条件进⾏接触来维护⾃⾝利0 魔豆 | 6 页 | 1.50 MB | 3 月前3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印巴冲突“双赢”背后的认知战较量 网络攻击战
可以说,印巴的地缘对抗早已将网络攻击常态化、体系 化。这表明一个新趋势:网络攻击战不再是军事战争的配角, 而是配合军事打击实现战略胁迫、信息控制和认知操纵的先 手棋,是服务于国家战略意图的灰色工具。不同于飞机、导 弹或坦克,网络攻击战的武器成本更低、溯源更难、门槛更 低,但对社会运行、信息环境、民众信任的破坏却很深远。 那些受不同政治、社会和宗教动机驱动的黑客组织联合起来 开展协调一致行动,如果攻击取得预期成功,既能够瘫痪对0 魔豆 | 16 页 | 333.81 KB | 3 月前3
共 8 条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