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印巴冲突“双赢”背后的认知战较量 网络攻击战
击规模达到峰值,印境内的攻击量激增超 500%,巴境内的攻 击量暴涨 700%以上。4 月 27 日, “印度网络力量” (Indian Cyber Force,@CyberForceX)发推文称,入侵了巴最大银行 HBL (哈比卜)。5 月 1 日,巴方重要通信服务商 WTL 官网遭到 攻击。5 月 1 日之后,总体攻击量开始显著回落。5 月 8 日, Radware 发布名为《印巴紧张局势加剧黑客攻击》的警报称, 70%的攻击属于低危级别,但表明印面临严 重网络安全威胁。5 月 11 日,印网络安全服务公司 CloudSEK 发布报告称,5 月初网络攻击主要针对印政府和教育部门, 总计超过 100 起,攻击对象主要针对政府、教育、银行、金 融以及医疗、国防和 IT 等关键领域,但多数攻击影响较小, 未干扰到关键基础设施或其他服务。亲巴黑客组织攻击印方 关键基础设施,采用利用低技术工具(如短时 DDoS)攻击,意在扰乱、破坏和损害印重要机构和企业并制造恐慌。5 予以否认。网络团队HOAX1337(Cyber Group HOAX1337)和国家网络小组 (National Cyber Crew)也参与其中。APT36 等黑客组织则 将目标锁定在印银行和支付系统,包括印国家支付公司 (NPCI),并散布消息称入侵印银行系统并造成停电。巴安 全部门和巴媒体配合称网络攻击导致印 70%的电网瘫痪,在 当时产生很大恐慌效应。印度新闻信息局(PIB)立刻反驳, 敦促民众保持警惕,避免被误导性信息所蒙蔽。PIB0 魔豆 | 16 页 | 333.81 KB | 3 月前3
共 1 条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