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牌“毒瘤”肆虐校园,中小学生成“待宰羔羊”
网民观点 一是网友普遍对商家诱导未成年人消费的行为表示不 满。他们认为,商家通过捆绑销售、附赠式盲盒营销等方式, 诱导未成年人盲目购买,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营销手段。 二是大部分网友对未成年人沉迷卡牌收集表示担忧。他 们认为,孩子们为了集齐稀有卡牌,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甚至牺牲学习时间和身体健康。同时也担心,卡牌收 集可能会扭曲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三是部分网民认为应加强对直播平台和市场的监管力 四是部分有网友指出家长应更加关注孩子的消费行为 和网络活动。家长需要密切留意孩子的零花钱使用情况,保 管好支付密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理性对待卡 牌等娱乐消费。 五是部分有网友认为网络平台应承担起主体责任,利用 技术手段实现用户身份的精准识别,设置合理的观看时长限 制、消费额度上限,以及强制性的休息提醒等功能,防止未 成年人沉迷于拆卡直播并进行不适当的消费。 研判分析 学生沉迷于购买和收集卡牌不仅会给家庭造成经济负 会过度 消费,甚至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家长的钱购买卡牌, 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引发家庭矛盾。其次,沉迷于卡牌购 买和收集的学生,往往会在学习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学习成绩下滑。最后,卡牌市场存在的 价格不透明、非理性炒作、商家虚假宣传等问题,容易使中小学生产生冲动消费和攀比心理,进而滋生虚荣、赌博等不 良思想和行为,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舆情建议0 魔豆 | 4 页 | 195.76 KB | 10 月前3中专生姜萍闯进全球数学竞赛12强
月 22 日举行的决赛做准备。 舆情反向 人民日报:中专女生姜萍“闯进”全球数学竞赛 12 强, 热度持续上升,有钦佩,有祝福,也有担忧。关爱与善意令人感动,但表达边界仍需守住,切不可为流量“消费”他人 隐私。呵护人才最好的方式,是少添些喧嚣,多给些安宁, 为她专注学习留出空间。无论未来求学之路如何,无论后边 比赛成绩如何,求知中感受科学之美,已足够有价值。把答 案交给时间,追随内心,继续前行。 萍也 迅速成为了一位网红。一部分网民担心过头的赞誉和关注会对姜萍产生负面影响,呼吁公众保持理性态度。同时,也有 网民认为姜萍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应该给予她应有的荣誉 和关注,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度消费她的经历。 五是随着事件的发展,一些网民开始提出阴谋论的观 点,认为姜萍的成功是某种布局的结果。然而,这种观点很 快被其他网民反驳和质疑。大多数网民认为,阴谋论缺乏事 实和逻辑支持,不应成为评价姜萍成就的依据。0 魔豆 | 6 页 | 187.04 KB | 1 年前32025年8月涉高校热点舆情
是 ‘超过 10 秒的宿舍安全规则’,但未回应为何与学生的广告截 图矛盾。” 舆论观点:反对学校的做法,质疑让学生变相强制消费。 舆论认为宿舍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和休息的私人空间,看广告 才能进门的规定无疑给学生增添了不必要的困扰和麻烦,这 属于典型的“强制消费”行为。在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 本就对各种无孔不入的广告深感厌烦,而学校此举更是将这 种“小崩溃”具象化,让学生每天都要面对这一不合理的规则, 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 35 亿元。此外,大连科技学院 背后的企业大连阳光世纪教育同样深陷金融借款、债权转让 等纠纷,作为大连科技学院以及大连阳光世纪教育的法定代 表人高小涵,目前共有 22 条被限制高消费的案件记录。对 此,8 月 24 日,大连科技学院发布情况说明,称目前工资发—15— 放问题已全部解决,将按照教学计划如期开学。 舆论观点:担忧老师权益受损,呼吁尽快给出解决方案。 舆论认为1000 魔豆 | 23 页 | 586.73 KB | 1 月前3202503涉高校热点舆情
事件概述:2025 年 3 月 27 日,林某(湖南文理学院副 教授)的妻子携多名学生前往湖南农业大学女生宿舍楼,公 开控诉其丈夫与该校研究生罗某某存在婚外情,并展示两人 19 次开房记录、购买情趣用品的消费记录,同时指控罗某某 的学术成果(3 篇 SCI 论文)系林某代写,称其为“学术妲 己”。现场视频被学生拍摄后迅速扩散至社交平台,引发首 次舆情爆发。2025 年 3 月 28 日,校方初步回应,湖南文理31000 魔豆 | 14 页 | 498.73 KB | 4 月前3
共 4 条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