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条定律 生物钟效应
时最低,18 时最高,相差 1℃多 100 条定律|生物钟效应 。 人类是按照生物钟来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人也是网络 舆论场的主体,使网络舆论带有生物钟节律。无论是发布信 息、参与讨论,还是各类网上热点的出现,都呈现一定生物 钟现象,这对舆论扩散有着极大影响。在不同时间,事件的 舆论扩散规模、走向会有很大不同,因为在不同时间网民上 网人数是不一样的。在网络舆论场,每天都有小生物钟,19-23 时是上网最 高峰,也是休闲娱乐、交流信息、抒发情感的高峰,网民比 较放松,看法比较随意。9-11 时和 14-16 时是两个小高峰, 主力是中青年上班族,他们对生活、工作、社会有自己的看 法,对热点事件有很多感触与评论,回复也更具理性更有影 响。 微信公众平台的活跃时段也基本遵循朝九晚五规律。腾 讯微博与腾讯新闻评论的活跃时段主要集中在 10 点新闻早 高峰。微博移动用户在 10 点之后使用时间分布较为均衡, 比如, 每逢春节前后,春运、讨薪等热点就会出现,各种返乡笔记 也会出现。每逢“五一”“十一”黄金周和长假日,旅游话 题就会凸显,与旅游城市及景点相关的舆论热点事件就会频 频发生,成为特定时间的类型化事件。如 2015 年“十一”期间引爆舆论的青岛大虾事件,2017 年春节“女子丽江遭暴 打毁容”事件。每逢开学前后,各种与学生、学校、教育相 关的热点事件会集中出现,如新入学大学生遭电信诈骗。0 魔豆 | 4 页 | 207.28 KB | 3 月前3舆情应对的六种“翻车”表现-浙江宣传
舆情应对的六种“翻车”表现 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网友的公共参与意识和 利益诉求表达日益强烈,网络热点事件时有发生。如何科学 有效地应对网络舆情成为各级党员干部的一道必答题 (本文转载自“浙江宣传”公众号) 。 实际工作中,因怕担责、怕发酵、怕引火上身,隐瞒实 情不发声的有之;因“已读乱回”、答非所问,引发次生舆 情的有之;因套话连篇,关键信息避而不答,引发网民反感, 导致 一、“躲猫猫式”应对 个别地方和单位在应对网络舆情时,习惯于采取逃避拖 延的态度,或忙着“捂盖子”“封消息”“删帖子”,以免 被上级领导“看见”,影响自己的“乌纱帽”;或心存侥幸, 想着舆情可能很快就会被新热点冲淡,直到舆情沸腾才被迫 作出回应。 此类案例有不少。比如,某地广告牌事件引发网络上不 少讨论,当地政府却上演“拖字诀”,导致话题“滚雪球” 般发酵,社交平台上还出现了各种调侃视频、帖文等,网民 “真诚永远是必杀技。”舆情应对没有一成不变的模板, 但回应是否真诚,网民心中有一杆秤。倘若作高冷姿态,对 网民可能出现的情绪反应漠不关心,那么舆情“翻车”也就 见怪不怪了。 三、“打太极拳式”应对 当热点舆情发生,网民往往迫切希望“挖”出事情的真 相,但一些涉事地方和单位却在此时我行我素,和网民打起 了“太极”,或选择性公开内容,避重就轻式回应;或模糊 应对,“不说假话,但也不说真话”,被网友调侃为“看似0 魔豆 | 5 页 | 133.94 KB | 4 月前3舆情管理不得不懂的“吃瓜群众”
号进行简化表 达的形式。2.网民自创、流传甚广的网络俏皮话。3.与社会 公共事件相关的网络流行语[1]。 我们探讨的“吃瓜群众”与之前流行的“打酱油”“俯卧撑” 同属于第三类,它们诞生于时事热点事件,并且被赋予了与 其词典义截然不同的语义内涵。这些被重新建构的网络流行 语在带来时尚新鲜感的同时,折射出了社会大众的内心感受。 一旦出现便会引起网民们的高度关注,并且极尽所能地在各 种交 围。因此,我们将从“吃瓜群众”语义泛化的三个阶段着手, 进行更加深入细致地分析。(一)“吃瓜群众”的语义隐喻 语义隐喻是“吃瓜群众”语义泛化的第一阶段,“吃瓜 群众”通过隐喻的方式达成对新事物的指称,才有可能从 独属于社会热点事件的关键词,转化为全民皆知的网络流 行语。 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另一类事物,隐 喻要涉及两个认知领域的语义互动。当两个不同的领域之 间存在某种联系时,可以用一个领域的词去说明另一个领 最大的不同,即是对于热点事件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其语 义的产生与原事件密切相关,推而广之的前提,是如何在 “吃瓜群众”与新领域的认知对象之间建立相关性。这就必 须寻求另外一种关联方式——事件关联,刘大为认为:“相 似性不仅仅发生在事物之间,事件之间同样有相似性,完 全可以推测还存在着事件性比喻。”[11]只有在马路事件中 的老农吃西瓜行为与网友围观其他网络热点新闻现象之 间建立联系,才有可能扩大“吃瓜群众”的指称范围。50 魔豆 | 14 页 | 284.60 KB | 2 月前3微博、抖音、小红书上的热搜态势及对舆情引导的启示
和晚上十点作为统计时段。 (二)结果分析 对截取的热搜按照国际时政、体育比赛、财经行业、社 会民生、文娱休闲、旅游出行、国庆假期七个类型分类,有 交叉内容的,按主要内容进行分类。 1.热点更新频率上,抖音>微博>小红书研究发现,抖音的热搜更新速度最快。样本统计过程中, 抖音实时更新 276 条,微博热搜实时更新 274 条,小红书实 时更新 200 条。抖音和微博的新词条数量差别不大,但微博 热搜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同样的内容用不同语词描述。 相较微博而言,抖音流量更加集中,这与抖音主要以短 视频为主有一定关系。短视频内容呈现更直观,但留存时间 少,因此短视频平台的热搜更新速度相对更快。小红书热点 更新速度最慢,且大多是对慢新闻的讨论。如 10 月 1 日统 计的热搜词条“大熊猫渝爱学锄草把外公逗笑了”是晚上 10 点的热搜,第二天仍在热搜榜上。 2.内容时效性较强,且与社会动态关系密切 意的是,体育比赛的讨论高峰几乎都出现在晚上十点的热搜统计榜中,这与人们假期出行的行为逻辑一致。人们白天主 要是观光旅游、走亲访友,晚上会有较多时间投入线上讨论。 3.热点在微博上持续时间更长,更容易延伸出“长尾效 应” 三大平台都是倚重用户分享内容的社会化媒体,虽然每 时每刻都有热点话题转移注意力,但微博用户更为关注事件 的走向和回应,尤其是在社会事件中力求得到一个“结果”, 从而实现公平正义,并由此延伸出微博的“长尾效应”。0 魔豆 | 14 页 | 412.70 KB | 3 月前3智能传播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结构优化与法治因应
网上可获得的大数据。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 IT 与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大数据技术在信息生成中得 到大规模应用。网络信息制造者通过大数据能够捕捉受众的喜好,违法主体为获取关注和利益而制造“热点”、博 取“眼球”。热点事件成为流量“热源”,违法主体借助热点事件不断“炒作”“发酵”,根本目的在于攫取非法利益。数 字技术使网络信息生成加速从事实导向转向流量导向,流量利益裹挟网络表达,大量失真信息在网络空间泛滥, 数字生 021 年“货拉拉跳车事件”在网络舆论发酵过程中,仅 3 天时间累计生成 12.53 万条相关信息。在网络热点事件大规模讨论中,有网络参与主体对公平正义、道德准则 的追求,也有不法者对公民个人隐私的侵犯和侮辱诽谤行为混杂其中。又如,在巴黎奥运会期间,部分“饭圈”组 织借助奥运赛事热点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贺某某在网络社交平台诋毁乒乓球运动员和教练员,北京公安机关对其 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 成为常态,网络舆论场域“沉默的螺旋”现象十分 突出。后真相(post-truth)时代社会传播呈现出“四化”的特征,包括信息碎片化、去中心化、部落化和偶像化。 违法者利用数字技术大规模“造热点”“蹭热点”“带节奏”,利用炒作谋取非法利益,用流量利益裹挟网络表达,严 重扰乱社会秩序和影响社会稳定。比如舆论场域成为解决个人纠纷的平台,个人、组织为了解决纠纷,打着“舆 论监督”的旗号,企图迫使对0 魔豆 | 9 页 | 608.07 KB | 2 月前3提升基层干部舆情风险防控能力
系重塑,实 质是从依赖个体直觉、碎片化应对的粗放模式,转向依托科 学框架、量化指标的系统化治理跃迁。通过借助现代技术来 构建起一套涵盖风险识别、评估、处置的全流程标准框架, 推动敏感词监测、热点溯源、处置进度可视化。一是风险识 别标准化。结合基层实际,构建舆情风险的“立体式预警指 标体系”。在社会情绪方面,通过关注相关网络平台,及时 获取敏感词、点击量、转发量、跟评量等监测指标,一旦发 作主动权。在舆情风险防控中,基层干部提升数智化驾驭能 力需围绕技术赋能、数据驱动和实战需求展开。一是强化技 术应用能力。熟练使用政务云平台等工具,掌握实时数据抓 取、人工智能情感分析等基础功能,通过可视化仪表盘快速 识别辖区热点问题,将“人工经验”转化为“智能研判”。 二是深化数据整合。打通基层治理数据库,关联舆情数据了 解民情民意,预判潜在矛盾点。同时,要建立典型案例库, 收录本地高频风险事件及处置方式,辅助快速响应。三是优0 魔豆 | 5 页 | 119.93 KB | 3 月前3【清博】巴黎奥运会舆情风险预测
平台被推上 舆论的风口浪尖;第三,考虑到当下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本 届奥运会无疑会受到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考验,需警惕 潜在突发事件和负面舆论。此外,各国运动员的个人言行也可 能成为舆论热点。 综上,本次巴黎奥运会的舆情风险既有延续性也有新的特 点。本文将结合往届奥运会舆情案例及本届奥运前夕各领域涉 奥运相关动向为基础,综合预判巴黎奥运会舆情风险。 (一)赛事组织 1. 法国 与极端言论。2024 年巴黎奥运会正面临着复杂的舆情环境,其 中安全问题和政治因素成为主要的舆论焦点。随着巴以冲突的 持续升级,以色列代表团的参赛情况、安保措施以及与其他国 家运动员的互动极可能成为舆论热点。今年 4 月,国际奥委会 主席巴赫发声解释制裁俄罗斯而没有处罚以色列引发极大争议, 致使舆论场上反对以色列参赛的声音不断增多。就国内舆论来看,普遍对巴基斯坦呈同情态度,而反犹情绪日渐高涨,以色0 魔豆 | 9 页 | 863.64 KB | 1 年前3【商务分享版】2024年上半年网络舆论观察
落地,出、入境游也成为文旅行业爆发的重要环节。即有“国外游怎么 比国内游还便宜了”“五一出境机票热度大涨 56%”等出境游话题进入 舆论视野;又有 144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带动的外国人入境游热潮,在境 外社交平台掀起了一波中国游热点,出现了一批如“city 不 city”的网 络热梗。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入境旅游外国人增加,涉及安全、意识形 态的争论也频繁发生。境外舆论对我国“排外”情绪的炒作持续存在, 并在今年上半年国内几起涉外恶性事件报道中放大。 有百度公关副总裁不当言论、京东严格考勤管理讨论,后有宁德时代 896 工作制传言、Manner 店员泼咖啡后引发质疑的行业“内卷”等,劳动权 益、工作与生活平衡等议题成为焦点。另一方面,企业营销热点与争议 相伴而生。小米 SU7、理想 MEGA 发布后的争议与“被黑”,围绕娃哈哈、 农夫山泉创始人的炒作中出现大量谣言,出版社抵制京东 618 与“低价” 营销等。“人红是非多”在企业营销领域频频应验,如何理解互联网语 ,“排外”情绪与极 端表达受到境内外舆论关注。既有香飘飘讽日、农夫山泉媚日等包装争 议,又有靖国神社“尿石柱”涂鸦、日本母子苏州遇袭等涉外事件和红 领巾系法讨论中的“文化入侵”论调。而这些境内热点,也成为了境外 舆论炒作我国“排外”、脱钩的素材。三是饭圈乱象“扩大”到体育、 动物保护领域。今年以来多个国内外体育大赛轮番上演,对赛事本身的 讨论中,存在国乒、女排等优势项目的明星球员粉丝引发的争论,如对0 魔豆 | 16 页 | 1.02 MB | 1 年前3100条定律 时间扭曲效应
神经科学等 理论指导下,为用户精心打造一个充满刺激新异性的虚拟世 界,让一些人“行为上瘾”。 抖音的那些点赞超百万的大爆款,基本上都是趣味娱乐、 新鲜酷炫、超高颜值、魔性音舞、绝技展示、时事热点等刺 激新异的内容,为用户带来不同程度、无法摆脱的奖赏和刺 激,“抖音上瘾”“抖音有毒”开始成为一个社会现象或问题。 在抖音首页推荐页面,每次手指下滑,人们似乎永远猜不到 下一个视频会是什么0 魔豆 | 4 页 | 191.59 KB | 3 月前3网络舆情的形成与管理
质与规律,旨在为有关部门或个人提供一些参考帮助。 1.网络舆情的多维本质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 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 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有的较强影 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传统观念中存在一种明显的认 知误区,即将网络舆情简单归类为危机公关的一部分或是传 播学的分支领域。这种简化视角不仅低估了网络舆情的复杂 性 各类机构(包括媒体、教育机构、第三方组织等)在网 络舆情治理中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专业能力和资源优 势,促进网络舆情的理性化和建设性转化。媒体机构应坚持专业主义原则,提供真实、全面、客观 的新闻报道,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在面对热点舆情事件时, 媒体应当冷静客观,核实信息源,避免盲目跟风炒作。同时, 媒体可以设置理性议程,引导公众关注重要公共议题,促进 理性讨论和公共协商。 教育科研机构则可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从学校教育到200 魔豆 | 10 页 | 305.67 KB | 2 月前3
共 16 条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