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条定律 网络舆情的病毒传播
人们去分享信息。那些让人产生敬畏、消遣、兴奋、生气、 担忧的情绪的文章,更易被人们分享并产生共鸣。如果一篇 情感强烈的文章让我们的神经系统兴奋起来,分享就会像是 一种情感释放。无论是积极的(兴奋或幽默)或者消极的(生 气或焦虑),高唤醒情绪促使我们分享。他们还进行了神经 系统试验。在一个试验中,一组参与者观看一段经过特殊剪 辑的视频,而另一组观看原视频。在另一个试验中,一组参 与者慢跑一分钟,而另一组保持不动,然后所有参与者阅读 向于分享,而且跑步的那一组的分享率是另一组的两倍多。 乔纳·伯杰解释说:“因为他们的身体已经准备好了。‘被激 活’是一种人们不太喜欢的状态,所以人们迫切地通过分享 来摆脱它。”在唤醒人们传播的情绪之中,敬畏、怀疑、焦虑、悲伤 和幽默等具有高唤醒性,易被转发传播。网上看到虐童案, 人们就会抑制不住愤怒,并对这条新闻评论和转发。在消极 情绪中,愤怒更具传播效果,抑郁、悲伤则不利于传播;在 积极情绪中,幽默更具传播效果,但心满意足会让人安逸,0 魔豆 | 7 页 | 241.33 KB | 3 月前3九三阅兵的 “朋友秀” 和 “武器秀”
以及侧身漆上了 “AJX002” 的无人水下航行器等,都受到 了台湾当局的关注。美国一研究所认为,解放军在力量结构、 两栖与渡海支援等方面有显著进步,这也让台湾方面对阅兵 所传递的信息更加焦虑。 最后的话 此次阅兵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一次集中展示,也 将对未来的国际关系和台海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100 魔豆 | 4 页 | 150.75 KB | 1 月前3提升基层干部舆情风险防控能力
险发生前进行预防和控制,避免事态扩大。这需要基层干部 摒弃“重危机处置、轻风险预防”的错误观念,将舆情风险 防控从事件处置转变为风险预防。一是明确目标导向。既不能将舆情风险视为“洪水猛兽”,造成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的“舆情焦虑”;也不能出现“舆情洁癖”,一味追求“零 舆情”。二是做好风险研判,发挥研究机构、专业评估组织、 舆论媒体和社会公众等在风险研判中的作用,及时找出风险 的苗头和征兆,知道“风险在哪里,是什么样的风险,什么0 魔豆 | 5 页 | 119.93 KB | 3 月前3正确看待与处理互联网上的民情与舆情
瞬间跨越地域界限,广泛扩散。若对网络上反映民声、民情、 民生的问题完全忽视和放任自流,同样会引发严重后果。当 一些负面信息、不实信息在网络空间肆意传播,且未能及时 得到纠正与引导时,极易引发民众的恐慌和焦虑情绪。部分 别有用心之人可能会利用这些问题,断章取义、歪曲事实, 煽动民众情绪,制造混乱,从而导致舆情发酵失控,对社会 稳定构成威胁。 以食品安全领域为例,一些谣言声称某知名品牌食品含300 魔豆 | 6 页 | 200.11 KB | 1 月前3从ChatGPT到AGI:生成式AI的媒介特质与伴生风险(九)
·社会安全风险。大模型可能生成与身体健康相关的不 安全信息,引导和鼓励用户伤害自身和他人身体,如提供误 导性的医学信息或错误药品使用建议等。大模型可能输出与 心理健康相关的不安全的信息,包括鼓励自杀、引发恐慌或 焦虑等内容影响用户的心理健康,或者使用户沉浸在消极、 暴力或仇恨的言论中导致用户心理健康状况恶化甚至诱发 自杀行为。例如,曾有比利时青年科学家与聊天程序进行 6 个月的密切信息交流后决定自杀。 ·用于战争风险。20230 魔豆 | 7 页 | 208.35 KB | 3 月前3微博、抖音、小红书上的热搜态势及对舆情引导的启示
(一)社交媒介中的严肃内容易被娱乐化叙事消解,舆 论引导应尽早明确议题性质 社交媒介将人们关注的社会议题以娱乐化的手段向外扩散,使得严肃议题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情感缓冲,让复杂 或沉重的议题更易于理解,避免引起大众焦虑。例如“山取 进哀牢山”事件,微博议题“哀牢山堵车”引起大家讨论关 注后,抖音、小红书以“想你的风吹到了哀牢山”的娱乐化 叙事,从戏谑、调侃的角度重新解构了哀牢山的这波流量, 使得原本的严肃议题得以突破圈层,引起更多关注。0 魔豆 | 14 页 | 412.70 KB | 3 月前3网络舆情的形成与管理
信息,防 止谣言传播和舆论失控。这包括完善事实核查机制,推动权 威信息发布,增强信息透明度,减少公众猜疑。例如,在公 共卫生事件中,政府及时发布准确信息可以有效防止不实信 息的传播,避免公众焦虑和社会恐慌。 社会面管控强调“面”的把控,若只是个别观点并不可怕, 网上允许不同声音出现和讨论,但如果点发展成面,或即将 形成面,则就一定要管控。 近期开展的“清朗”网络生态治理系列专项行动展示了200 魔豆 | 10 页 | 305.67 KB | 2 月前3【商务分享版】2024年上半年网络舆论观察
带相关话题进行持续 爆料、更新进展,不断延续事件热度。值得注意的是,如胖猫事件中当 事人亲属通过购买流量扩散传播、引发网暴。普通人的舆论操控意图, 也引发了舆论对治理的呼声。另一方面,基层舆情焦虑与应对能力不足 的“双重考验”。一些单位为保“安全”消极应对。如在胖猫事件中, 重庆警方面对汹涌的网络舆情,迟迟未发蓝底通告,微博热搜话题下, 多有出现对相关部门不作为的质疑。更有甚者,试图阻挠甚至暴力对待0 魔豆 | 16 页 | 1.02 MB | 1 年前3AIGC发展研究3.0发布版b版-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新媒沈阳团队、 AIGC
AI可以实时调整音乐的元素,如节奏、旋律、音量 和音色,以更好地与用户的情感状态相匹配,实现 更加动态和互动的疗愈体验。 个性化创作 基于用户情感状态的分析,AI能够定制或即时生成符 合用户情感需求的音乐,例如,为焦虑的听众创作平 静的音乐,或为悲伤的听众创作振奋人心的旋律。 治疗效果的评估 AI还可以通过用户反馈和持续的情绪监测来评估音乐 疗愈的效果,以便不断优化音乐内容,更有效地满足 用户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通过听觉体验促进情绪恢复和心理健康的音乐。这种音乐类型利用特定的旋律、节奏、和 声和音色来激发、安抚或改变听众的情绪状态,从而达到疗愈的效果。情感疗愈音乐通常 结合音乐疗法的原理,设计出旨在减轻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的音乐作品。Hello World, 世界,你好, Hola Mundo, مرحبا بامعامر, Bonjour le monde, Привет мир, Olá Mundo, 最佳实践和创新方法。AI心理学:解读认知 智渡险境 AI 心理学 Texthere 心理靶点(PsychologicalTargets) l 心理靶点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和情绪福祉的关 键因素。负面因素如压力、焦虑源,正面因素 如情绪调节策略、社会支持网络。识别心理靶 点有助于为个体设计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措施。 倦怠靶点(Burnout Targets) l 倦怠靶点指导致个体在心理和情感层 面感到极度疲惫和消耗的特定因素或0 魔豆 | 183 页 | 19.55 MB | 11 月前3智能传播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结构优化与法治因应
的对抗式现象。这导致多元包容的舆论环境受到严重 破坏,理性客观的声音被淹没在极端化的道德评价之下。有学者指出,网络舆情泛道德化导致质疑、“叛逆”等负 面情绪累积,加剧了公共治理难度,引发过度道德焦虑,弱化公众理性思考力,抢先进行“道德审判”,导致舆论 监督失焦。例如在“粉发女孩被网暴”事件中,当事人因把头发染成粉色,将与家人的合照分享到社交平台后,遭 受大量的诽谤侮辱。违法者引导公众将注意0 魔豆 | 9 页 | 608.07 KB | 2 月前3
共 11 条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