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治理:理论路径与范式转换(上)
网络舆情治理:理论路径与范式转换(上) 来源:杂志《秘书》 作者:赵萍丽 徐泱泱 作者简介:赵萍丽,博士,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 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政府与政治。徐泱泱,同济大学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家治理。 摘要:如何科学应对网络舆情风险、及时化解网络舆情 危机,是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落脚点。当前网络舆情 治理的理论路径主要有以下五种:法治思维下强调政府主导 型制度管控的法治治理路径、市场逻辑下强调行业自律的市 场治理路径、协同理论下强调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协同治理 路径、技术赋能下强调数据理性和智能交互的技术治理路径、 情感视域下强调情感表达重塑和实践转向的情感治理路径。 网络舆情治理在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方式等方面发生 了颠覆性变化,出现范式转换,在实践中日益呈现出五种路 径多维耦合、动态嵌套的复杂图景。 关键词:网络舆情;理论路径;范式转换 是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落脚点。本文梳理关于网络舆 情治理方式方法、工具手段、对策机制的研究成果,归纳网 络舆情治理的路径,分析范式转换趋势。这不仅有助于系统 认识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的进展,还可以为当前乃至未来的网 络舆情治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二、网络舆情治理的五大理论路径 (一)法治治理路径 法治治理路径强调政府作为强势治理主体,凭借其资源、 人才和技术等优势进行综合协调、强制介入与管控,从而迅0 魔豆 | 9 页 | 202.60 KB | 7 天前3情报赋能国家科技安全的理论阐释与实现路径
0 魔豆 | 28 页 | 776.34 KB | 9 天前3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应用蓝皮书(2025年)-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202507
以“智”助学 ................................... 21 (1) 学习资料推荐 ............................... 21 (2) 学习路径规划 ............................... 23 (3) 情境式学习 ................................. 25 (4) 语言学习助手 . 转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构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 等高阶能力的育人体系。这一变革倒逼教师的教育理念由“以教 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创 新能力和价值观培养为核心重塑教育目标与路径。 国家和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 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使人工智 能成为加快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要变量。《教育强 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在学校管理方面,人工智能能够整合学校硬件设施与教务管理系 统,通过智能分析教学数据、优化安防巡检等应用,提升管理效 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人力成本集约化。在学生学习方面,人3 工智能能够基于学情动态优化知识与能力建构路径,精准推送差 异化练习,支持自主协作学习,助力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 的范式转型。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教育体系正在加速向高质量、智 能化方向演进,推动基础教育实现深层次变革与持续优化。 为深度0 魔豆 | 79 页 | 796.78 KB | 2 月前3颠覆 未来已来·互联网颠覆性技术变革的机遇与挑战(综述)
超越性和替代性,打破原有技术体系,实现对传统或主流技 术的跨越式发展,作为新兴替代性技术形成新的技术轨道和 生命周期;技术的变革性,即具有革命性和破坏性,改变现 有技术的作用机理,破坏原有技术发展路径,使先发国家以 技术突袭方式形成与后发国家的技术代差,同时破坏现有技 术发展模式,在多个领域提升各种能力,影响生产生活方方 面面,促进经济社会变革;技术的风险性,即具有风险性和 不确定性,一 个领域,不仅带来重大产业创新变革,也深刻改变生产生活 方式。科技的变革带来权力的转移。纵观世界大国兴衰和地缘 政治变革,颠覆性新技术变革始终是一个关键变量。特别是 工业革命以来,大国发展基本贯穿“科技强→经济强→国家 强”的路径。如今,全球正在加速进入科技革命跃迁、经济 范式转换和生产要素重置的重要变革期,特别是信息通信技 术领域出现集体跃升和重大变革。颠覆性新技术不断涌现, 对经济社会变革的广度、深度和强度前所未有,为人类带来0 魔豆 | 9 页 | 224.78 KB | 3 月前3100条定律 网络舆情的社交分享定律
和其他 音乐应用共享。《华盛顿邮报》等新闻机构使用该服务功能, 使用户在特定应用上阅读的每篇文章都能被共享。Facebook 还将线下活动拉到网上。为跑步者设计的应用,可以将晨跑 时间、距离和路径自动发布到 Facebook。这些新的共享功能, 足以支撑社交分享定律持续有效。社交分享定律对许多初创科技企业来说,也是非常有意 义的,其信息量增速能否向上走这条曼妙曲线(指数曲线), 是判断0 魔豆 | 5 页 | 218.40 KB | 3 月前3网络舆情的形成与管理
的基础工作。通过专业的 舆情监测系统,企业可以实时监控品牌声誉,及时发现并处 理负面信息。先进的舆情监测系统具备舆情监测预警、信息 溯源分析、数据统计与分析等功能,能够追溯信息的源头和 传播路径,帮助快速定位不实信息的发布者和主要传播节点, 为辟谣和舆情回应提供决策支持。 危机应对是企业舆情管理的关键环节。研究表明,超过 40%的企业未能在第一时间给出合理的解释或合适的解决方 案, 和管理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跨学科的综合视 角,深入把握其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构建多元协同的治理 体系,我们能够更好地发挥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 极影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未来应进一步探索网络舆 情管理的创新路径,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提供更有力的理论 支持和实践指南。200 魔豆 | 10 页 | 305.67 KB | 2 月前3提升基层干部舆情风险防控能力
现异常,第一时间启动舆情预警机制,将舆情应对端口前移;在利益冲突方面,高度关注老旧小区、征地拆迁等高风险区 域,基于历史信访数据对相关区域进行重点监测;在传播扩 散方面,运用科学模型预测谣言传播路径,准确判断其性质、 特点、演变趋势。二是处置流程标准化。制定基层舆情应急 处置手册,规范信息上报、分级响应、谣言澄清等流程。在 信息上报方面,需要明确上报的标准,比如什么情况下需要 上报,上0 魔豆 | 5 页 | 119.93 KB | 3 月前3正确看待与处理互联网上的民情与舆情
(一)建立健全舆情监测与分析机制 政府应充分借助技术手段,构建起全方位、实时性的舆 情监测体系。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先进技术, 对网络上关于民声、民情、民生的海量信息进行实时抓取、 汇总与筛选。通过对信息传播路径、热度趋势、情感倾向等 多维度的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舆情风险点。例如,通过监 测社交媒体平台上某一民生话题的讨论热度突然飙升,且负 面情绪占比逐渐增大,就需引起高度关注。同时,运用专业 的舆300 魔豆 | 6 页 | 200.11 KB | 1 月前3数字技术时代国家政权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age)一书,立即引起全球关注和研究。该书从理论上 分析了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能够带来权力的根本原因;介绍了 在经济、金融、外交、政党制度、社会运动和战争等方面, 掌握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新势力挑战国家权力、扩大自身影 响力的路径和过程;分析评价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在面对危机 和挑战时所采取的部分措施;提出了为适应数字时代的需要, 国家和传统组织机构应做出的改变。时至今日,这本书的观 点和理论,依然对我们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还会给我们许许200 魔豆 | 10 页 | 278.64 KB | 1 月前3空间信息产业—国内之进展
化应用与服务新图景,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 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空间信息数据在国土资源 勘查、气象监测、灾害评估等方面可成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塑造政府公共服务理念、完善政府治理的新路径,空间信息57 数据将成为政府精细监管、社会协同治理以及维护国家安全 的重要手段。 (3)应用场景持续融合,产业下沉应用需求强烈 自 2015 年以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聚焦300 魔豆 | 11 页 | 225.41 KB | 29 天前3
共 12 条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