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治理:理论路径与范式转换(上)
网络舆情治理:理论路径与范式转换(上) 来源:杂志《秘书》 作者:赵萍丽 徐泱泱 作者简介:赵萍丽,博士,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 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政府与政治。徐泱泱,同济大学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家治理。 摘要:如何科学应对网络舆情风险、及时化解网络舆情 危机,是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落脚点。当前网络舆情 治理的理论路径主要有以下五种:法治思维下强调政府主导 理路径、 情感视域下强调情感表达重塑和实践转向的情感治理路径。 网络舆情治理在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方式等方面发生 了颠覆性变化,出现范式转换,在实践中日益呈现出五种路 径多维耦合、动态嵌套的复杂图景。 关键词:网络舆情;理论路径;范式转换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应用,媒体格局、舆 论生态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全媒体时代,网络空 间凭借其开放性、隐匿性和便捷性为广大用户提供了获取、 义。如何科学应对网络舆情风险、及时化解网络舆情危机, 是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落脚点。本文梳理关于网络舆 情治理方式方法、工具手段、对策机制的研究成果,归纳网 络舆情治理的路径,分析范式转换趋势。这不仅有助于系统 认识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的进展,还可以为当前乃至未来的网 络舆情治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二、网络舆情治理的五大理论路径 (一)法治治理路径 法治治理路径强调政府作为强势治理主体,凭借其资源、0 魔豆 | 9 页 | 202.60 KB | 7 天前3从ChatGPT到AGI:生成式AI的媒介特质与伴生风险(一)
器相互成就,传播主体变为人机互构的二元主体。ChatGPT 使机器更具传播主体性,它不只是被人类用户操作的中介工 具,而且更具备人类的性格特征。传播学者古兹曼(Guzman) 认为,人通过技术媒介的传播(或通信、交流等)已转换为“人 与机器之间意义的创造”,人机传播研究最重要的问题是“人 和机器传播交流的未来会变成什么”。现在,ChatGPT 能够 生成海量内容,在人际融合传播中扮演重要甚至主导角色。 例如,聊天0 魔豆 | 6 页 | 173.33 KB | 3 月前3颠覆 未来已来·互联网颠覆性技术变革的机遇与挑战(综述)
方式。科技的变革带来权力的转移。纵观世界大国兴衰和地缘 政治变革,颠覆性新技术变革始终是一个关键变量。特别是 工业革命以来,大国发展基本贯穿“科技强→经济强→国家 强”的路径。如今,全球正在加速进入科技革命跃迁、经济 范式转换和生产要素重置的重要变革期,特别是信息通信技 术领域出现集体跃升和重大变革。颠覆性新技术不断涌现, 对经济社会变革的广度、深度和强度前所未有,为人类带来 巨大便利和社会福祉。同时应看到,新一轮颠覆性新技术创0 魔豆 | 9 页 | 224.78 KB | 3 月前3
共 3 条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