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治理:理论路径与范式转换(上)
网络舆情治理:理论路径与范式转换(上) 来源:杂志《秘书》 作者:赵萍丽 徐泱泱 作者简介:赵萍丽,博士,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 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政府与政治。徐泱泱,同济大学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家治理。 摘要:如何科学应对网络舆情风险、及时化解网络舆情 危机,是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落脚点。当前网络舆情 治理的理论路径主要有以下五种:法治思维下强调政府主导 术治理路径、 情感视域下强调情感表达重塑和实践转向的情感治理路径。 网络舆情治理在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方式等方面发生 了颠覆性变化,出现范式转换,在实践中日益呈现出五种路 径多维耦合、动态嵌套的复杂图景。 关键词:网络舆情;理论路径;范式转换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应用,媒体格局、舆 论生态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全媒体时代,网络空 间凭借其开放性、隐匿性和便捷性为广大用户提供了获取、 中之 义。如何科学应对网络舆情风险、及时化解网络舆情危机, 是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落脚点。本文梳理关于网络舆 情治理方式方法、工具手段、对策机制的研究成果,归纳网 络舆情治理的路径,分析范式转换趋势。这不仅有助于系统 认识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的进展,还可以为当前乃至未来的网 络舆情治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二、网络舆情治理的五大理论路径 (一)法治治理路径 法治治理路径强调政府作为强势治理主体,凭借其资源、0 魔豆 | 9 页 | 202.60 KB | 7 天前3从“全托”到“陪床”:住院高价陪护的来龙去脉
参照福建省经验,建立“医疗护理员”职业认证体系,将生 活护理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的实践显 示,规范化护理员队伍使家属陪护率从 92%降至 38%,患者满 意度提升至 96%。 护理教育的范式转型 在护理院校增设《生活照护技能》《医患沟通》等课程,将 “整体护理”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北京协和医学院已率先 将生活护理实践纳入毕业考核,要求每个学生完成 200 小时的社 区护理服务。0 魔豆 | 5 页 | 316.81 KB | 23 天前3西贝舆情复盘分析报告
本次舆情中,西贝的公关团队华与华成舆情“助燃剂”, 从公关策略、团队言论到过往营销逻辑,相关争议点被层层 放大,公关咨询方的应对实践及传统营销公关模式的应用效 果,反映出在当前舆论环境下,“策略包装”类范式的适配 性变化。 传统危机应对常用“否认+起诉”强硬方式已逐渐失效。 在舆情前期,华与华创始人华杉“亲自下场”,多次在社交 媒体发声,力挺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强调“要硬杠网络黑嘴” “这不 此外,华与华秉持的“超级符号”理论,本质上是一种 单向的、灌输式的品牌传播模式,高度依赖渠道控制和信息 重复。在社交媒体时代,消费者拥有强大的“拆穿能力”和 表达权,公众对预制菜信息透明度、菜品质量等核心关切, 难以靠传统营销范式下的信息包装与单向输出满足,凸显传 统那套通过控制信息、话术包装来“扭转认知”的方法正在 失效。 五、舆情处置启示 (一) 转变舆情思维,摒弃对抗逻辑与共情缺失误区 西贝舆情暴露出其将“信任共建”异化为“危机对抗”0 魔豆 | 16 页 | 1.01 MB | 27 天前3
共 3 条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