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管理的形成
中国互联网管理的形成 编者按:本文以过去大量详实的资料,讲述一个不为人 知或很少有人知道的故事,就是中国互联网管理是如何 形成的。通过阅读此文,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互联网管理 与发展的关系,他们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管 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互联网管理是在互联网这个新生 事物产生后,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逐步 产生并成长起来的。 1997 年 3 月 28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印发关于《利 日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 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还早 8 个多月。这是中国政府关于 互联网最早的管理规定之一。虽然它是个内部文件,未 对外公开,但它的执行过程是透明的、公开的,内容是 针对国外的。所以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向外界释放了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就是中国政府要利用互联网、 建设互联网、管理互联网,兴其利而除其弊。早在 1994 年 4 月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之初,使用互联网的人并不 多,据当时的调研统计,到 多,据当时的调研统计,到 1995 年 10 月份,中国的互 联网用户也就 3 万多,而且主要集中在科研教育界。那 时的中国互联网没有什么管理,也没有防火墙,基本上 是自由发展、各自建设。这样的情况大概维持了近两年, 在这近两年的时间里,互联网发展中的问题逐渐暴露出 来。 图片来源:Pixabay 据 1995 年 5 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给中央的《请示 报告》中指出,那时中国的互联网络主要有 5 个,中科100 魔豆 | 8 页 | 535.19 KB | 2 月前3中国互联网管理的形成
中国互联网管理的形成 封面图片来源 | Pixabay 编者按:本文以过去大量详实的资料,讲述一个不为人 知或很少有人知道的故事,就是中国互联网管理是如何形成 的。通过阅读此文,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互联网管理与发展的 关系,他们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管理是为了更好 地发展。互联网管理是在互联网这个新生事物产生后,通过 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逐步产生并成长起来的。 1997 年 日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 理办法》还早 8 个多月。这是中国关于互联网最早的管理规 定之一。虽然它是个内部文件,未对外公开,但它的执行过 程是透明的、公开的,内容是针对国外的。所以引起了国际 舆论的广泛关注,向外界释放了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就是中国要利用互联网、建设互联网、管理互联网,兴其利而除其 弊。 早在 1994 年 4 月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之初,使用互联 网的人并不多,据当时的调研统计,到 国的互联网用户也就 3 万多,而且主要集中在科研教育界。 那时的中国互联网没有什么管理,也没有防火墙,基本上是 自由发展、各自建设。这样的情况大概维持了近两年,在这 近两年的时间里,互联网发展中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图片来源:Pixabay 据 1995 年 5 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给中央的《请示报 告》中指出,那时中国的互联网络主要有 5 个,中科院高能 所的 IHEP、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300 魔豆 | 8 页 | 536.19 KB | 1 月前3法国差点对富豪开征财富税,中国可否效仿?
法国差点对富豪开征财富税,中国可否效仿? 今年上半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祖克曼税”法案,拟对资 产超 1 亿欧元的富豪征收 2%的财富税,不过在参议院却遭到否 决,但这个举动在不少国家引起议论和研究。支持者视其为缩小 贫富差距的利器,反对者则警告其将导致资本外流、投资萎缩。 对中国而言,这一争议恰逢其时——在基尼系数高企、直接税占 比不足的背景下,中国是否应效仿法国推行财富税?答案需从税 欧盟税务观察站的研究显示,全球亿万富翁实际税率不足 0.5%, 但若强行征收 2%的财富税,可能引发资本向新加坡、瑞士等低 税地区转移。法国参议院对法案的犹豫,本质上是权衡财政收入 与经济活力的艰难抉择。 二、中国税制改革的痛点 与法国不同,中国税制的核心矛盾在于间接税占比过高导致 的“累退性”。2023 年数据显示,增值税等间接税占税收总额 的 59.4%,而个人所得税占比仅 8.2%。这种结构使低收入群体 承担了更高比例的税负——根据测算,月收入 遗产税、赠与税尚未开征。这种“重流转、轻持有”的税制,客 观上加剧了财富代际传递中的贫富分化。 三、中国试行财富税的可行性(一)征管技术挑战 法国财富税的教训表明,有效的税收征管是政策落地的关键。 中国税务部门虽已建成金税四期系统,但在高净值人群监管中仍 存在短板: 1.跨境资产透明度不足:部分富豪通过离岸信托、海外公司 持有资产,而中国尚未加入 CRS(共同申报准则)下的自动信 息交换网络,难以获取境外金融账户数据。0 魔豆 | 5 页 | 315.33 KB | 25 天前3被遗忘的基石:中国在二战中的关键作用
被遗忘的基石:中国在二战中的关键作用 一、导语 在西方叙事中,中国军队和人民的作用被严重低估,而 他们对遏制纳粹法西斯主义的贡献却至关重要。 几十年来西方主流叙事淡化了中国对盟军胜利的贡献, 将法西斯主义的失败描绘成欧洲列强和美国的胜利。这种扭 曲的历史视角不仅忽视了中国人民作出的巨大牺牲,它也歪 曲了中国长期抵抗日本侵略的战略重要性。在二战结束 80 周年之际,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并纠正这种叙事上的不平衡, 周年之际,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并纠正这种叙事上的不平衡, 同时认识到,中国通过英勇而坚定不移的抗击日本,成为确 保盟军胜利的基石。 二、掩盖的历史:从全球南方重构二战叙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使中国军民的伤亡总数超过 3500 万,中国战场有效牵制了日本 76%的地面部队,目前这 个数字已经沦为教科书上的一个脚注。当西方媒体不断重复 “决定性的 D 日”和“原子弹的终结”的叙述时,全球南方 国家正发起一场运动,主张对历史话语权的掌控。作为饱受 国家正发起一场运动,主张对历史话语权的掌控。作为饱受 殖民创伤的文明,中国有责任也有能力打破这种认识上的垄 断,因为捍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相,本质上是对后殖民时 期国际秩序公正性的一种根本性追问。三、血与铁的长城:中国战场重塑二战格局 1937 年卢沟桥的枪声标志着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地面 战争的开始。在东京总部发出的“中国亡国游行”的喧嚣宣 传声中,中国军民用血汗在东方筑起了反法西斯长城。三个 决定性的战略贡献完全改写了战争的进程:0 魔豆 | 6 页 | 297.62 KB | 1 月前3250827-涉华海外利益动向一周回顾
1 涉华海外利益保护一周回顾 8 月 27 日 据报道,俄罗斯政府正推动尽快与中国和印度举行三边会谈,以构建“大欧亚 伙伴关系”。 俄罗斯驻印度大使馆官员还表示,尽管面临美国的压力,莫斯 科仍预计将继续向印度出售石油。“我们将继续向印度出口燃料,包括原油和 成品油、动力煤和焦煤。我们看到了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出口的潜力,”俄罗斯 第一副总理丹尼斯·曼图罗夫在另一份声明中表示,并补充说,他也看到了核 的计划。两国政府部门尚未解释贷款模式的变化。 (彭博社)2 加蓬军队在上周晚些时候的阅兵式上展示了中国制造的新型装备。 新装备包 括由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制造的 VN-1步兵战车和 WMA-301 105 毫米轮式突击 炮。 (国防博客) 瑞士航运公司地中海航运 (MSC) 推出了一条新的直达航线,连接中国宁波、 厦门和南沙等大型港口与西非。该航线将于 9 月 10 日启航,停靠安哥拉洛比 托、尼日利亚拉各斯和奥讷以及刚果共和国黑角。 到 135 亿 美元。 (投资新闻网) 中国汽车制造商玉柴宣布在墨西哥新莱昂州交付首批天然气公交车。 这是 2024 年签署的 600 辆订单中的首批交付。目前,该公司在该州运营着 1400 辆天然气公交车,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增至 2500 辆。 (THEFLY) 中国即将举行的纪念二战中战胜日军的阅兵式上,将展示中国历史上从未见 过的新型武器。 中国军方官员在周三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9 月 360 魔豆 | 4 页 | 216.64 KB | 1 月前3九三阅兵:全球视角下的外交与历史纪念
九三阅兵:全球视角下的外交与历史纪念 尽管九三阅兵已圆满落幕,但围绕中国的讨论依旧持续。 这场阅兵不仅是对二战历史的纪念,更成为全球聚焦中国现 代化进程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契机。 一、积极参与的国家 2025 年 9 月 3 日,北京举行盛大阅兵,纪念二战结束 80 周年,吸引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此次阅兵不仅展示了中 国在历史纪念中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多国对中方合作意愿 的认可。 东南亚国家以高规格阵容集体出席,彰显了它们对历史 事件的重视及与中国深化合作的愿望。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在 国内示威压力下,仍坚持赴京,展现了印尼对双边关系的关 注与战略自主性。这一“压哨外交”表明,在复杂的国际环 境中,某些国家仍优先考虑历史纪念与务实合作。中亚五国元首的集体亮相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 务实合作与区域互联互通。此次阅兵不仅加深了中国与这些 国家在经济、发展及安全领域的互动,也表明它们在历史纪 冲 突。此类选择更多体现出各国在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 响力时的谨慎态度,而非单一的对抗或统一立场。部分西方 国家仍在经济、气候等领域与中国保持合作关系,法国和德 国尤其表现出在中欧关系中继续寻求交流与协作的空间。 韩国仅派遣国会议长出席,与 2015 年朴槿惠总统亲自 登城相比,规格有所降低。这显示出韩国在中美之间的外交 平衡:既需维持与中国的重要经济关系,也需考虑作为安全 盟友的美国的态度。0 魔豆 | 8 页 | 368.15 KB | 1 月前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中国互联网简史 作者 1993 年 5 月曾在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 闻办公室)工作,负责计算机信息联网,1994 年开始研 究互联网,1997 从事互联网对外宣传,是中国互联网内 容建设与管理最早开拓者之一,曾被权威人士誉为中国 政府早期互联网管理的“一个半人”之一个人。 一、互联网的思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引用《诗经·小雅·鹤 鸣》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它处山中的石头,可用来琢制 鸣》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它处山中的石头,可用来琢制 美玉。在这里我想比喻的是,95 年我们对源自美国互联 网的一个认识,可以为我所用,用于打造中国的信息化, 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可以让世界更多的人通过互联网 了解中国、理解中国、支持中国。在现在看来,这样的认识再普通、再自然不过了, 甚至都不值一提。但在当时却不是简单的事情,除了考 虑科技交流外,还要考虑给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 方面带来的诸多影响。互联网究竟是利多还是弊多,经 出现、 克林顿政府战略性的政策引导、风险投资的疯狂加持, 在这三级火箭的强力助推下,谱写了迄今为止最富有想 象力,近乎魔幻般的一段传奇历程。三、互联网的认识 1995 年 4 月统计,当时的中国的互联网络总共有 5 个,中科院高能所的 IHEP、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的 NCFC、教委主持设在清华大学的 CERNET、邮电部主建 的公用计算机网 CHINANET 以及北京化工大学与日本东京100 魔豆 | 15 页 | 773.41 KB | 2 月前3“西方不参加九三阅兵”为何能上热搜?
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回应, 80 多年前,中国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 方主战场,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 出重大历史贡献。当年许多欧洲国家和友人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宝 贵的人力物力支持,有人甚至献出宝贵生命,他们的感人事迹永 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心中。 一、西方缺席的历史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给亚洲各 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中国是日本侵略的主要受害国,付出了伤亡 二、参不参加阅兵的实质 西方国家缺席九三阅兵,本质上是一种立场表态,但并不能 否定中国在二战中的历史贡献和巨大牺牲。 阅兵参与情况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当前国际关系的真实温度。 西方主要国家缺席,表面上展示他们的集体一致,实际上暴露了 他们的不安全感。这些国家既想遏制中国发展,又离不开中国市 场,陷入一种矛盾状态。他们不愿在全世界面前高调承认中国的 国际地位,但也不希望被边缘化。 最终,他们选择了最省力的做法——装作没看见。这种缺席 日本政府还通过驻外大使馆等外交渠道,游说欧亚各国不要出席中国抗战胜利 80 周年纪念活动。这种相互利用的共生关系 在当今国际政治中愈发明显。 四、中国自信面对现实 西方主要国家缺席,中国表现出相当的从容和淡定。外交部 发言人在回应相关提问时表示,“我们会适时发布消息”,这种不 急不躁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实力的体现。 与前几次大型活动相比,中国这次的心态明显更加成熟。不 再刻意追求参与国家的数量,而是更加注重参与的质量和意义。50 魔豆 | 3 页 | 130.94 KB | 1 月前3九三阅兵的 “朋友秀” 和 “武器秀”
“武器秀”,一起来探讨其背后所折射出 的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阅兵不仅展示了先进的武器装备, 体现了国家在智能战争(无人装备和深空深海)领域的发展, 还反映了我国外交大局的变化,盟友数量的增加以及在国际 舞台上影响力的提升。同时,我在文章中也分析了阅兵在台 海两岸关系等方面所传递的信号,以及国际社会对阅兵的关 注和反应。 引言 9 月 3 日,我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中国人 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政要也将出席纪念活动。 与十年前相比,本次阅兵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东南亚国家 有意加深与中国的关系,派出的领导人级别也更高。例如, 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越南国家主席梁强等都出席了阅 兵式。过去十年,中美贸易战对东南亚外贸体系造成冲击, 而中国的 “一带一路” 倡议则进一步加深了与东南亚国家 的贸易和地缘联系,使得东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二)西方阵营态度变化与我国外交空间拓展 十年前,韩国总统朴槿惠客服困难参与北京阅兵引起了 加阅兵。 而如今,在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冲击现行国际秩序下,我国获 得了新的空间,成功将自身塑造成现有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 发展中国家权益的捍卫者,以此凝聚更多国家和全球南方国 家。 (三)国际舆论对我国 “朋友圈” 的关注 《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称,俄罗斯、中国、伊朗和 朝鲜已做好准备,共同挑战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并加速削 弱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尽管这四个国家在某些问题上存在 分歧,但它们100 魔豆 | 4 页 | 150.75 KB | 1 月前3生得“无闻”、死得“轰烈”的查理·柯克是谁?
日,一则消息在中文互联网上炸开:在 美国比较著名的右翼政治人物,也是特朗普的铁杆粉丝和盟 友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在公开活动中遭枪击身亡。这 起事件在中国互联网上迅速掀起了“流量风暴”,加之各种 正规媒体的报道,瞬间让过去这位在中国网络上几乎静默无 闻的政治人物成了流量巨星。 查理·柯克,他到底是谁?他是美国保守派组织 “Turning Point USA”的创始人和领袖,向来以激进言论著 ,影 响力遍及共和党基层。然而,在中国,柯克长期以来鲜为人 知——这源于两国政治和文化壁垒。中国网民对美国政治人 物往往只关注顶级明星,如特朗普或拜登,而柯克这类“二 线人物”缺乏本土关联性,媒体鲜有报道。他的观点(如反 移民和反全球化)与中国主流叙事相悖,平台算法也自动过 滤了相关内容,导致他生前默默无闻。 那么,为什么一场枪杀事件能让柯克在中国“一夜成 名”?这揭示了流量驱动的网络悖论:死亡本身具有天然“猎 名”?这揭示了流量驱动的网络悖论:死亡本身具有天然“猎 奇性”,尤其暴力事件能激发集体围观本能。更重要的是, 中国网络平台在舆情传播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微博、 抖音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通过算法推荐机制,将事件推上热搜——标题党式的“美右翼领袖当众遇刺”瞬间点燃用户情 绪。平台未对内容限流,反而利用事件热度收割流量:短视 频剪辑、热议帖和标签话题(如#查理柯克遇害)泛滥成灾。 结果,柯克从无名小卒变成“现象级名人”,死亡被消费为0 魔豆 | 3 页 | 131.76 KB | 1 月前3
共 94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