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
⼈⼯智能 安全治理框架2.0 全国⽹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National Technical Committee 260 on Cybersecurity of SAC 国家计算机⽹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 N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Emergency Response Technical Team/Coordination Center of China 2025年9⽉ Framework 2.0目 录 1.⼈⼯智能安全治理原则...................................................................... 2.⼈⼯智能安全治理框架构成................................................................ 3.⼈⼯智能安全⻛险分类............. ...... 3.1⼈⼯智能技术内⽣安全⻛险............................................................. 3.2⼈⼯智能技术应⽤安全⻛险............................................................. 3.3⼈⼯智能应⽤衍⽣安全⻛险..................0 魔豆 | 92 页 | 30.37 MB | 1 月前3起火之后,智能汽车的安全焦虑应有答案
起火之后,智能汽车的安全焦虑应有答案 据《潇湘晨报》报道,10 月 13 日凌晨,成都天府大道 一路段上突发一起车祸。现场视频显示,一辆小车在路中起 火,车主疑似被困车内。有多名路人上前尝试营救,先后尝 试拉开车门,撞击车窗。有人找来锤子成功打开主驾驶位车 窗后,发现车内火势太大,有其他的车主拿来灭火器,在灭 火途中车辆突然发出异响,蹿出明显火势。路人连忙后退。 还有目击者表示,“人没有救出来,最后是用电锯切开的门”。 “我真的希望电动汽车的每一次燃烧相关方能给个说明”; 还有网民表示“建议立即禁止隐藏式门把手。在这之前,作 为乘客和消费者,我们现在能做的是:爱惜生命,远离隐藏 式门把手的车。”还有网民表示,“车厂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不要营销为先,消费者也要瞪大眼睛,选择可以信赖的品 牌。” 截至 10 月 13 日 14 时,#成都一车辆起火多人救援打不 开门##客服回应网传小米 SU7 成都起火#两话题先后登上微 ES8 等采用的都是全 隐藏式门把手。 行业监管亟待前置 令人欣慰的是,监管层已注意到这一问题。9 月 24 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开展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 及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修改单的制修订,已形成征求意见稿, 当日起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新国标征求意见稿规定,每个车门外把手和内把手都应 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锁止状态下发生事故时能通过外把0 魔豆 | 5 页 | 268.17 KB | 8 天前3冰山之下——从“卤料毒案”看食品安全
冰山之下——从“卤料毒案”看食品安全 据媒体报道,8 月 24 日,漳州市市场监管总局公布 2025“守 护消费”铁拳行动典型案例,其中,2025 年 5 月,福建漳州陈 某顺经营的锅边糊店因在卤料中非法添加 400 粒复方甘草片被 查,涉案金额超百万元。这一案件再次揭示出中国食品安全领域 面临的严重困境——当吗啡、可待因等成瘾性成分通过“美味卤 料”流入餐桌,当各种违禁药品加入到肉禽、水产、蔬菜甚至水 造证照横行平台, 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残酷现实:当前已经报道出来的食品安全现 象,不过是大海中冰山浮出水面的微小一角,其水下部分才隐藏 着吞噬公众健康的庞大毒瘤。 一、从“药品入膳”到“毒物上桌” 药品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合法外衣”。复方甘草片作为处方 药,其非法添加暴露了食品添加剂管理的灰色地带。根据《食品 安全法》,食品添加剂需符合 GB 2760 标准,但现实中,“药食 同源” 检+举报”的被动模式,面对海量性、隐蔽性强的违法行为,往往 陷入“检测项目有限、检测效率低下”的困境。例如,漳州案件中,吗啡等成分需通过专业实验室检测,而基层快检设备仅能识别常 规添加剂,导致大量非法添加行为在“安全假象”下滋生。 平台失责:商业模式的“原罪”。外卖平台“重流量轻审核” 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将监管责任转嫁至消费者。美团、饿了么 因未履行审核义务被罚 20 万元,与其万亿级市值相比,无异于30 魔豆 | 4 页 | 184.41 KB | 1 月前3情报赋能国家科技安全的理论阐释与实现路径
0 魔豆 | 28 页 | 776.34 KB | 9 天前3多哈遇袭后:中东国家的回应与安全格局新动向
多哈遇袭后:中东国家的回应与安全格局新动向 25 年 9 月 9 日,以色列在卡塔尔首都多哈,针对停火 谈判中哈马斯代表的住所发动打击。随即引发海湾地区及 更广泛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强烈反弹。多国领导人紧 急聚集多哈,将愤怒转化为统一表态:呼吁保护国家主权、 重新审视与以色列的关系、并探讨建立集体防御机制。此 次危机是以巴冲突的延宕,凸显了区域安全赤字与缘博弈 的复杂性。 一、遇袭后的紧急动员 件中东地区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安全焦虑与外交抗议。9 月 15 日,阿拉伯联盟和伊斯兰合作组织成员国召开紧急峰会, 发表公报,谴责针对调解国领土的军事行动,并呼吁采取 集体行动以维护主权和区域稳定。海合会成员国明确提出 要“激活联合防御机制”,将安全议题从口头谴责与外交 抗议,推向向制度化回应。 从峰会公报可以看出三个方向:一是区域国家希望减 少对外部大国的单一依赖,探索区域性的安全机制;二是 对 际话语筹码。然而,表面上的“团结”难掩现实的困境与无力卡塔 尔作为美国在中东最重要的盟国遭袭,使各国普遍感到“没 有真正的安全区”。加沙危机激起的民愤、多哈遭袭引发 的安全焦虑使多哈宣言成为情绪宣泄的出口,我们听到了 史无前例的严厉措辞。然而,在操作层面,限制与分歧严 重存在。各国的经济考量、对卷入冲突的忌惮以及对美国 安全保护的依赖上令其难以达成完全一致。要真正实现联 合防御,不仅需要极强的政治意愿和相互信任,还需要在0 魔豆 | 4 页 | 144.43 KB | 28 天前3从上海女生军训离世事件反思学生安全保障与军训意义
从上海女生军训离世事件反思学生安全保 障与军训意义 2025 年 8 月 14 日,上海一名 15 岁高中女生在军训期间 猝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这起悲剧不仅让人们 对高温下高强度训练的合理性、急救措施的及时性以及各方 责任划分提出了质疑,更将舆论焦点从个体事件引向了对军 训意义的讨论。 一、事件概况 2025 年 8 月 14 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以 不怕苦的意志,拖不挎的身体。” 二是有观点认为军训必要性需与安全保障结合,建议调 整内容设计,避免形式主义。抖音网民称,军训可以是跑步, 可以是匍匐,可以是负重,也可是持枪训练,也可是障碍跑, 但不能是暴晒,因为毫无疑义,锻炼不了身体,还晒得黢黑, 还容易中暑。 三、分析研判 此次事件的舆论焦点在于公众对学生安全保障的强烈 诉求。 逝者生前身体素质良好却猝然倒地,引发家长群体对高 情况,比如呼吸心跳骤停等,都是和时间赛跑,黄金抢救期 也就十几分钟。事后,校方与景区“信息沉默”的态度,进一 步放大公众对官方机构生命安全敬畏感的深度质疑,并使舆 论迅速由个案追责延伸至对现行军训制度的合理性审视。 目前教育部门虽对军训“安全第一”有原则性要求,但缺 乏“高温预警下训练调整”的具体标准(如不同预警级别对应 的训练时长、休息频次),导致学校与营地在执行时“凭经验50 魔豆 | 6 页 | 415.14 KB | 1 月前3预制菜真的 “没营养、不安全”?4 个真相破除焦虑
罗永浩 vs 西贝吵上热搜!预制菜真的 “没 营养、不安全”?4 个真相破除焦虑 9 月 10 日,罗永浩一条 “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高 价,太恶心” 的微博,将预制菜话题再度推上舆论风口;次 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表态 “将起诉罗永浩”,罗永浩随即回应 “愿为预制菜消费者知情权及立法出力”;9 月 12 日西贝又 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公开信,公布涉事菜品制作方式试图厘清 争议。 这场短短三天的风波,早已超出 “预制菜到底能不能吃”,罗永浩的支持者却更 聚焦 “高价与预制菜的性价比失衡”,而两者背后,都指向公 众对预制菜的深层困惑 —— 营养是否打折?口味是否难 吃?安全是否有保障?为何它成了餐饮行业的 “隐形支 柱”? 事实上,看待这场争议与预制菜本身,都需要跳出情绪 化对立:从科学数据看营养与安全,从产业逻辑看其存在价 值,而所有讨论的核心,终究绕不开 “消费者能否明明白白 选择” 的知情权命题。(图片来源于微博) 力于可复制的完美呈现。预制菜通过酶解技术提升肉 类嫩度,利用美拉德反应预置风味基底,本质上是在 工业化框架内重构味觉体验。 四、安全风险可控,合规添加无害 公众对预制菜的最大担忧在于防腐剂。事实上, 合规生产的预制菜通常依靠灭菌工艺(如高温高压、 辐照)和密封包装延长保质期,而非依赖大量防腐剂。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 规定,山梨酸钾等防腐剂在预制菜中的最大使用量为 1.0g/kg,而一个0 魔豆 | 6 页 | 208.31 KB | 1 月前3开云集团数据泄露背后的奢侈品
—1— 开云集团数据泄露背后的奢侈品 信息安全隐忧 英国广播公司(BBC)15 日报道,开云集团遭遇严重网络 攻击,旗下包括巴黎世家、古驰和亚历山大•麦昆等顶级品牌 数百万顾客的私人信息面临泄漏风险。 涉及被盗数据包括顾客姓名、电子邮件、电话号码、地 址以及在世界各地奢侈品商店消费的总金额。黑客团体 “ShinyHunters”自称负责此次攻击,声称掌握大约 740 万 个独立电邮地址。 被影 响、哪些国家被影响、是否有被勒索谈判等)。 今年,奢侈品行业频遭网络安全威胁。历峰集团旗下卡 地亚(Cartier)、LVMH 集团部分品牌均曝数据漏洞,其中—2— LV 于 7 月被香港隐私公署调查,涉事客户约 41.9 万人。当 人们把这些消息联系在一起,不禁要问:奢侈品世界的光鲜 背后,信息安全是否正在成为难以忽视的“阿喀琉斯之踵”? 奢侈品牌的“信任红利”正在被消耗 侈品牌或零售巨头也曾被曝出数据安全隐患。不同的是,奢 侈品客户群体往往是金融、艺术、商业精英,他们的隐私价 值远超普通零售客户。 然而,行业内长期存在一个误区:重营销、轻安全。大 量资金投入在广告、明星代言、线下精品店的空间设计,却 在信息安全架构、数据加密、供应商风险控制等方面相对滞—3— 后。此次开云事件再次证明,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奢 侈品牌必须将“数据安全”视为与“品牌形象”同等重要的0 魔豆 | 4 页 | 206.11 KB | 1 月前3当校园午餐沦为孩子的“隐形毒药”
当校园午餐沦为孩子的“隐形毒药” 一盒发臭的虾仁鸡蛋,不仅刺痛了孩子们的味蕾,更撕 裂了公众对校园食品安全最后的信任底线。近日,上海市部 分中小学校的午餐质量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事件的起因 是多家学校的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反映,其孩子在校食用的午 餐中,一道名为“虾仁炒鸡蛋”的菜品出现明显的异味、发 臭现象。孩子们向家长投诉饭菜“难闻”、“吃不下去”, 甚至有学生食用后出现肠胃不适的症状。此事一被曝出不但 解,主要是市里供餐公司的菜品供应问题,我们全方位高度 重视,相关科室也都在跟进。目前在做针对此次事件的调查, 我们的出发点是要维护校园食品安全。”该工作人员称,校 方第一时间撤回了相关菜品,没有学生食用到。“各校套餐 有区别,有的学校并没有该菜品”,目前该区校园餐供应平 稳。 令人揪心的是,这并非孤例,而是校园餐饮安全问题冰 山一角的再次显露。当最应受到保护的孩子们在校园内被迫 食用变质食物,我们不得不追问:究竟是谁在一次次突破社 群 体的愤怒与焦虑,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奔走呼号,担忧孩子“每天在学校吃的是什么”他们敏锐地指出,问题爆发在中小学 这一最脆弱、最应受保护的群体身上,是食品安全底线彻底 失守的标志。这也更加引起家长们的担忧如果连孩子的饭桌 都无法保证安全,我们普通人还能相信什么?这是一种“欺 软怕硬”的恶劣行径,专门欺负没有选择权和话语权的孩子,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引发了全民的共情与愤怒。 不仅如此涉事企业庞大的业务规模(覆盖0 魔豆 | 4 页 | 177.39 KB | 1 月前3百章舆情观察:智驾产业的技术迭代与认知重构
当前,中国智能驾驶产业站在技术突破与安全争议的十 字路口。一边是 L3 级车型从实验室驶向开放道路,百度 Apollo、华为 ADS 4.0 等勾勒出未来出行图景;另一边是某界 汽车撞向水泥泵车、某米汽车撞护栏起火事故接连发生,#狂 吹智驾的风该停一下了#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折射出 “技术 热”与 “安全冷” 的鲜明反差。 这种 “技术热” 与 “安全冷” 的鲜明反差,恰似一 面棱镜,折射出智能驾驶从 驾相关话题的监测分析发现,舆论场呈现出清晰的 “三极分 化” 态势。批评者以事故为证,紧盯企业营销乱象与监管滞 后,担忧 “技术跑得太快,安全跟不上”。支持者从产业升 级视角出发,强调智驾对出行效率的提升与中国汽车产业参 与全球竞争的价值,主张 “给技术试错的空间”。而政府部 门则以“双轮驱动”的角色,在争议中搭建 “安全底线” 与 “创新空间”的平衡框架——这不仅是智驾产业的发展缩影, 更是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战略推进的微观注脚。 从年初特斯拉 OTA 召回引发的“软件安全”争议,到年 中某界、某米事故催生的“营销规范”讨论,再到 9 月《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释放的 “L3 准入”信号,工信部、 市监总局等部委始终以“问题导向”与“发展导向”并重的 思路,构建起 “问题发现—问题整改—产业引导”的闭环治 理机制,尽显“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治理智慧。 (一)以“精准施策”化解安全与营销争议 面对一季度集中爆发的智驾事故与车企宣传乱象,政府100 魔豆 | 7 页 | 264.68 KB | 1 月前3
共 129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