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数字赋能”变“数字负担”
警惕“数字赋能”变“数字负担” (文稿内容转自新华社) 随着数字化浪潮兴起,“指尖上办公”有效提升了基 层政务服务效率。但在一些地方和领域,本应赋能基层的“数 字工具”,却成了形式主义的温床。这种“走样”“变味”的 “指尖忙碌”,苦了基层、累了群众,也浪费了资源。 一些群众在网络问政平台反映问题后,收到的是“套路” 式答复——“来信收悉,高度重视”“感谢关注,正在积极 推进中” 得精彩绝伦,数据、表格等“工作量”突出,群众的实际问 题却得不到解决;另一方面,政务 App、工作群、打卡程序 等过多过滥,让基层干部深陷“指尖枷锁”,无暇深入群众, 回应真正需求。 “数字赋能”变“数字负担”,说到底是政绩观出现了 偏差。部分领导干部对数字化转型仍有片面认知,将工作“上 网”等同于改革创新,甚至把数字留痕当做推卸责任的“挡 箭牌”、形式主义的“遮羞布”。 整治“指0 魔豆 | 2 页 | 103.00 KB | 4 月前3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应用蓝皮书(2025年)-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202507
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应用 蓝皮书 (2025 年) 智能技术与教育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北京电化教育馆) 2025 年 7 月I 序言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何为?“头雁”何为? 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应用蓝皮书》以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人工智能的经典论述作为规划起点和实践落点,是人工智 能科技创新人才奠基的教育答卷,是智能化产业大变局中教育行 业变革的北 建设中如 何发挥“头雁”引领性的行动指南。 一、为谁赋能 愈是在智能化转型历史大变局的关键时刻,愈不能动摇教育 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对“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何 为?”这一历史命题的应答必须回归对人工智能时代“培养什么 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个基础性问题的理论研判和实 践规划。 1.为强国建设所需创新人才赋能 为中国人工智能时代的强国建设源源不断输送具备新时代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科技创新人才是中国教育的政治属性在当前 历史阶段的具体体现。本《蓝皮书》配合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基 础教育的综合战略目标,坚持五育并举并深入探索人工智能与五 育融合的有效实践模式,是为科技创新人才校正价值观罗盘的导 向之举。同时,以各学科和跨学科教学育人专题为落脚点,为人 工智能如何赋能科创人才培养提供了学科全覆盖的实践指南,是II 智能时代强国科创人才培养的总动员。本《蓝皮书》应被视为与0 魔豆 | 79 页 | 796.78 KB | 2 月前3AIGC发展报告
启幕时代:AIGC 产业发展的现状 前言 第二章 赋能场景:AIGC 在千行百业的典型应用案例 01 AIGC 兴起的时代背景 01 03 05 07 02 04 06 08 03 07 03 07 04 01 09 11 15 20 18 22 17 21 19 23 内容创作与媒体: AIGC 赋能内容产业结构性转型 影视工业: AIGC 全覆盖布局,特别是国产 AIGC 在模型性能、开源生态、出海能力上的全球竞争力;第二章聚 焦典型行业,全面呈现 AIGC 在内容创作、编程、零售、金融、医疗、游戏、设计、文旅和中 小企业转型等领域的典型案例与赋能机制;第三章分析 AIGC 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与挑战,从 内容安全、数据质量、版权合规方面介绍应对思路。第四章展望未来,提出 AIGC 将成为基础 设施式的生产力工具,在产业升级、教育改革、就业结构转型和数字普惠等方面释放巨大外溢 算成本等算力基 础建设方面;天津、辽宁、山东政策强调攻关芯片 / 操作系统国产化、大模型研发、机器人控 制等工业 AI 核心技术;河南、浙江等地政策倾向于赋能 AIGC 技术的场景应用,强调 AI 覆盖、 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中小企业赋能等场景落地。以下统计了 2024 年至今我国各地人工智能领 域的主要政策,从技术到应用的全面扶持,共同推动了 AIGC 从实验室创新向规模化产业应用 加速转化。第一章0 魔豆 | 53 页 | 9.55 MB | 2 月前3提升基层干部舆情风险防控能力
在协同上,部门之间存在数据壁垒,无法及时分享数据,造 成错失最佳应对时机。如何科学有效防控舆情风险正成为广 大基层干部面对的一道重要“考题”,亟须从认知升维、制 度迭代、技术赋能、协同攻坚四个维度提升舆情风险防控能 力。 认知升维:从“被动灭火”到“主动控温”的思维转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 型。面对舆情风险,有的基层单位往往后知后觉,缺乏对网 络 最大限度 降低负面影响。 技术赋能:从“人工经验”到“智能研判”的管理提升。 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提升基层干部的数字素养已成 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增强基层干部数智化驾驭能力, 并非否定基层干部深入基层一线的重要性,而是借助现代技 术来扩展治理半径,实现“有温度的数字化治理”。“云上 管家”就是要求基层干部学会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 能等技术手段,提升线上平台进行舆情监 能等技术手段,提升线上平台进行舆情监测、预警、响应和处置的能力。基层干部要摒弃传统舆情管控思维,学会运用 网络思维去考虑问题,掌握网络沟通技巧,从而掌握舆情工 作主动权。在舆情风险防控中,基层干部提升数智化驾驭能 力需围绕技术赋能、数据驱动和实战需求展开。一是强化技 术应用能力。熟练使用政务云平台等工具,掌握实时数据抓 取、人工智能情感分析等基础功能,通过可视化仪表盘快速 识别辖区热点问题,将“人工经验”转化为“智能研判”。0 魔豆 | 5 页 | 119.93 KB | 3 月前32025年AI产业发展十大趋势报告
Confidential and Protected by Copyright Laws 本产品保密并受到版权法保护 2025年 AI产业发展十大趋势 易观分析 2024年12月2 激发科技与创新活力 AI赋能千行百业,行业大模型催生“智能链主” AI技术能力普惠之下,利用企业专有数据形成深度洞察与策略是 企业未来经营差异化的重要关键 AI应用的深化将对企业的组织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企业需要打造 Agent向超级智能体进化,具备更强的学习和推理能力,处理更 复杂的任务 AI原生应用形成服务闭环,聚焦专业用户提升效率是中短期重要 方向 现存应用加速拥抱AI,利用LLM能力提升产品竞争力,不加AI就 淘汰 AIGC赋能IP全生态,延长优质IP生命周期,提升商业价值贡献 硬件全面AI化,教育与办公、生活的应用场景闭环率先实现落地 2025年AI产业发展十大趋势 应用场景多元化探索,初现雏形 企业拥抱AI持续加速,理性思考投入产出比 多模态大模型语言模型 (MM-LLM) 大型多模态模型 (LMM) MLLM是在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扩展LLM的能 力,使其能够处理和理解来自不同模 态(如图像、音频等)的数据。MLLM 的核心在于将LLM的强大文本处理能 力与其他模态的数据进行融合,实现 跨模态的任务处理 LMM是指从设计之初就专门针对多模 态数据进行适配的大型深度学习模型, 能够同时处理和理解多种模态的数据20 魔豆 | 51 页 | 5.30 MB | 9 月前3冰山之下——从“卤料毒案”看食品安全
添加剂通用法典》,将所有非食用物质明确纳入“非法添加物清 单”,并实施“一年一更新”机制。同时,提高违法成本,将“货值 金额十倍赔偿”提升至“违法所得十倍+人身损害赔偿+行业禁入”, 让违法者“一次违法,终身出局”。 技术赋能:打造“智慧监管”网络。推动建立“食品添加剂追 溯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原料采购、生产加工、流通销售 全链条可溯源。在基层推广“便携式快检设备”,将检测时间从数 日缩短至数小时,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此外,开发“AI 从“苏丹红鸭蛋”到“复方甘草片卤料”,从“三聚氰胺奶粉”到 “幽灵外卖”,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都在警示我们:当监管速度跑 不过违法手段的迭代速度,当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冰山只会 越长越高。唯有以“零容忍”态度重构制度、以技术赋能穿透迷雾、 以社会共治凝聚合力,方能真正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否则,今 天的“卤料事件”,不过是明天更大灾难的预演。30 魔豆 | 4 页 | 184.41 KB | 1 月前3舆情应对“唯上不唯实”是一种“向上甩锅”
火” 思维处理几个基层干部来“摆平”舆情,导致基层在面对 复杂舆情时畏首畏尾,无所适从,只能选择将矛盾上交。 舆情应对是对基层治理和干部能力的检验,破除“唯 上不唯实”现象,需要进一步为基层赋能,为基层松绑, 使基层干部敢于担当,以“马上就办”的态度取代层层上 报的“免责程序”。0 魔豆 | 2 页 | 183.47 KB | 2 月前3【罗兰贝格】预见2025: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越来越有本地差异化的标准和规范等。 罗兰贝格致力于帮助我们的客户洞悉中国和国际市场变化, 优化企业发展战略与运营策略。我们拥有对中国和国际市 场商业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通过多样化、定制化的服务和 工具,为企业赋能、帮助企业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在充满 生机和变化的全球市场上收获可持续的商业增长。 戴璞 Denis Depoux 罗兰贝格 全球管理委员会联席总裁热点话题 Hot Topics Contents 然而,原本适用于全球的规则框架和争端解决机制未能 正常运转。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上诉机构仍处 于“瘫痪”状态,难以解决成员国之间的争端。世贸组织在 2023年警告说不加限制的单边措施将会割裂全球经济,可 能会导致全球收入下降5%。从2019年到2024年9月,仍有 20个争端案件处于“磋商”阶段,其中有17个已经超过了约 定的60天“磋商”终止期。按规定,争议双方应在“磋商”发 起后60天内解决争端,最长不得超过90天。现在深陷其中 全球经济可能会保持稳定增长,但将徘徊在低位:预计在 2024年和2025年都只会增长3.2%。发达经济体在2024和 2025年将增长1.8%,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年增长率 将达到4.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渴望能尽快重启增 长,摆脱全球生产率裹足不前的局面。然而,不平衡的复苏 导致了更大的“经济分化”;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差异可能会带 来更加激烈的贸易冲突、地缘政治角力,加剧各国对资源和 影响力的争夺。由此,一个恶性循环正在形成。20 魔豆 | 82 页 | 10.67 MB | 9 月前3互联网发展大趋势前瞻之四“无处不在”:计算+网络+智能
袋体积的变迁。1946 年,计算机始祖 ENIAC(埃尼阿克)装配 18000 个真空管,重达 30 吨,占地 170 平方米;2014 年的英特尔酷睿 7, 尺寸为 177 平方毫米,包含 14 亿个晶体管。现在,能唱“祝你生 日快乐”的电子贺卡的芯片能力超过二战时期所有盟军计算能力的 总合;一部苹果手机的计算能力就足以完成阿波罗计划(1969 年) 所需要的计算工作。20 世纪 60 年代,由于分时技术出现 照、打 车、预约,都离不开网络终端,都离不开计算,计算始终环绕在我 们身边。数据是生产资料,计算是生产力。未来,人们将会拥有更强大的计 算能力和数字资源,云计算将给人们带来几乎无限的内存和计算能 力。物与物、人与物的信息交换,将更多依赖“云计算”。信息汇 聚和管理将更多地在“云计算”平台上进行,通过“个人云”“公 共云”交换信息。 无处不在的网络。互联网是 20 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其发展普及 部电影。5G 最大改变是实现从人与人的通信走向人与物、 物与物之间的通信,实现万物互联,推动社会发展。 无处不在的智能。大模型的通用性使其成为人工智能的关键基础 设施,就像 PC 时代的操作系统一样,赋能百行百业,加速推进经 济高质量发展。苹果、谷歌等的创新技术应用侧重的是聚合信息 和分发信息,背后是信息获取成本从边际移向固定成本,使信息 变得无处不在,让世界因此变得扁平。大模型跟信息一样,模型0 魔豆 | 3 页 | 121.66 KB | 3 月前3网络舆情治理:理论路径与范式转换(上)
危机,是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落脚点。当前网络舆情 治理的理论路径主要有以下五种:法治思维下强调政府主导 型制度管控的法治治理路径、市场逻辑下强调行业自律的市 场治理路径、协同理论下强调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协同治理 路径、技术赋能下强调数据理性和智能交互的技术治理路径、 情感视域下强调情感表达重塑和实践转向的情感治理路径。 网络舆情治理在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方式等方面发生 了颠覆性变化,出现范式转换,在实践中日益呈现出五种路 在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政府、媒体、专家学者、社 会组织、公众等人类行动者与网络信息、技术、法律等非人 类行动者协同,通过转译的方式构建网络舆情治理的利益共 同体,基于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协同联动、聚力赋能,是对 “共建共治共享”时代主题的学术回应。2.国外网络舆情协同治理模式 研究国外网络舆情协同治理模式可以为我国的网络舆 情治理提供经验借鉴。比如,“9·11”事件后,美国的网 络舆情管控主0 魔豆 | 9 页 | 202.60 KB | 6 天前3
共 159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