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治理:理论路径与范式转换(上)
治理的理论路径主要有以下五种:法治思维下强调政府主导 型制度管控的法治治理路径、市场逻辑下强调行业自律的市 场治理路径、协同理论下强调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协同治理 路径、技术赋能下强调数据理性和智能交互的技术治理路径、 情感视域下强调情感表达重塑和实践转向的情感治理路径。 网络舆情治理在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方式等方面发生 了颠覆性变化,出现范式转换,在实践中日益呈现出五种路 径多维耦合、动态嵌套的复杂图景。 效的打击手段和监督制约机制,存在主体权责界定难、立法 滞后等问题。因此,亟须健全网络舆情治理法治化体系,通 过完善相关立法、加强网络软法建设、明晰主体权责、深化 监管机制改革等方式治理网络舆情。 以算法为核心的智能数字技术在嵌入网络舆情治理的 同时也限制了公众参与,造成了治理歧视,危害公众隐私安 全。用法治思维提高网络舆情治理能力是网络舆情治理的必 然选择。比如,有学者认为,必须将技术治理置于法律框架0 魔豆 | 9 页 | 202.60 KB | 6 天前3从全球遏制到后院优先:美国国防战略转向的逻辑
无法遏制中国,首先体现在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和科技压 制收效不大。自 2018 年以来,华盛顿在关税政策、额外关 税威胁以及对敏感技术的出口管制方面持续加码,特别是通 过实体清单与许可限制对高端芯片、人工智能和关键设备进 行管控,试图遏制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追赶。 然而这些措施并未产生单向效果:面对制裁,中国通过 政策扶持、国产替代加速本土产业链建设,并推动对外贸易 伙伴多元化,使美国施压的长期边际效应逐步递减。在政府0 魔豆 | 10 页 | 871.96 KB | 4 天前3
共 2 条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