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业舆情周报第1期(2025.10.9-10.15)
也就是很多厂家不会只靠卖设备赚钱,而是把设备价格定得很低, 靠后续长期卖试剂来收回成本、赚取利润。网民观点方面,多数 网民对“预算与中标价悬殊”表示不解,猜测存在“低价中标后 通过高价耗材盈利”的行业潜规则,呼吁公开招标参数、评标过 程及中标企业资质;部分行业从业者指出,医疗设备采购中“设 备低价+耗材高价”模式较常见,但需明确公示捆绑条款,保障 采购透明;公众期待调查结果能揭露行业乱象,推动医疗采购流 具叠加效应。 钟世镇院士事件触及学术尊严与社会公德,引发全民情绪共鸣, 成为道德层面“集体声讨”型舆情;江西中医药大学采购事件则 暴露医疗招采机制的灰色地带,引发舆论对“阳光采购”“行业 潜规则”的深层质疑;广西中医药大学患者坠楼事件虽经警方排 除刑案,但因关联就医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引出社会性延伸讨 论。 从舆论导向看,民众理性与情绪化并存。在政策性与体制性 事件中,网民更倾向于呼吁“制度整改”“流程透明”;而涉及0 魔豆 | 8 页 | 347.21 KB | 4 天前3银行清理“长期不动户”的法律与伦理质疑
反洗钱法》《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等法律法规。 然而,这些法律仅作了原则性规定,并没有明确授权银行可 以单方面限制或清理客户账户。 仔细阅读各家银行的公告,我们发现一个令人不安的共通点 ——银行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 它们自行定义何为“长期不动户”,自行决定清理的范围和 方式,这种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做法,缺乏有效的法律授权。 更值得深思的是,法院曾对银行类似行为作出违法判决。江 苏南通如东市民康某的0 魔豆 | 6 页 | 548.90 KB | 2 天前3从全球遏制到后院优先:美国国防战略转向的逻辑
止海外投入 的耐受度下降,转而形成将资源优先用于国内的民意基础。 财政压力与民众态度共同构成一股逆向动力,推动政策制定 者重新评估战略优先级,将本土与近岸防御置于更高位置。 在国内政治层面,意识形态与党内派系的重构使战略回 流从边缘观点逐渐成为政策主流。特朗普政府内部“美国优 先”与“有限承诺”的思潮回升,持相关立场者在新一轮战 略起草与人事安排中占据关键角色,推动“向盟友转移安全 责任、收缩远端驻军”的理念制度化。 与此同时,国内政治生态呈现断裂态势:一方是主张对 华强硬与技术竞争的鹰派压力,另一方是呼吁“收回资源、 聚焦内部”的民粹与现实主义势力。这一结构使战略选择在 意识形态夹缝中挣扎妥协,努力在对华强硬与军事收缩之间 寻求并行路径。美国的“收缩-再平衡”战略并非全新现象,同样存在 一定的历史惯性。 美国在 20 世纪上半叶曾多次出现对外介入减少的内向 化周0 魔豆 | 10 页 | 871.96 KB | 5 天前3
共 3 条
- 1